中班教案

时间:2023-09-20 08:11:3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优秀5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说出不同动物叫声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象声词:叽、呷、咩、喵。

  2、指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叽、呷、咩、喵”四个汉字的相同之处,知道它们都是从嘴里发出的叫声,都与“口”有关,初步了解汉字构成的规律。

  3、通过游戏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幼儿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叽、呷、咩、喵”汉字卡片各一张,“口”字卡片1张。

  2、小鸡、小鸭、小羊、小猫的图片各两张。

  3、其它动物小狗、马、牛、青蛙、猪的图片各一张,“汪、嘶、哞、呱、噜”汉字卡片各一张。

  4、《在农场里》的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农场里的动物朋友邀请我们到农场去做客,小朋友你们愿意吗?

  二、出示小动物卡片,激发兴趣。

  1、出示农场背景图及小动物图片。

  师:在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要求幼儿能完整地回答问题。

  (先采用出示图片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动的地点和人物,即农场和农场里的小动物,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看图讲述农场里的小动物和它们的叫声,从而为下面的幼儿阅读活动奠定基础。)

  2、游戏:小鸡小鸡在哪里?

  ——教师做动作并问: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儿回答:叽叽叽叽在这里。师出示字条“叽叽叽叽”。

  ——教师:又是谁来了呢?教师做动作并问:小鸭小鸭在哪里?幼儿回答:呷呷呷呷在这里。师出示字条“呷呷呷呷”。

  ——教师:教师做动作并问:小羊小羊在哪里?幼儿回答:咩咩咩咩在这里。师出示字条“咩咩咩咩”。

  4、教师:这回是哪位小动物了呢?教师做动作并问:小猫小猫在哪里?幼儿回答:喵喵喵喵在这里。师出示字条“喵喵喵喵”。

  三、教师引导孩子观察汉字,启发幼儿读一读动物叫声的汉字。

  提问:这个画面上除了农场和小动物还有什么?汉字宝宝。

  教师:孩子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认识这些汉字宝宝吗?

  1、我们先来看看小鸡旁边的汉字吧!这里有几个汉字?这些汉字一样吗?你能猜出这个汉字念什么吗?

  2、那小鸭旁边的'汉字呢?

  3、谁来说说小羊旁边的汉字?

  4、我们一起来说说小猫旁边的汉字吧!

  教师:我们一起完整地说说这些汉字吧!这些汉字你们都记住了吗?

  四、玩找汉字游戏“在哪里”,采用游戏形式认识汉字:叽、呷、咩、喵。

  1、教师:现在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请把藏在你椅子下面的卡片拿出来,看看卡片上的字宝宝是什么?

  教师:孩子们把你的卡片藏在手里好吗?请你们看到什么动物就拿出什么动物叫声的字宝宝,能做到吗?

  2、教师请幼儿将字宝宝送到相应的小动物身边。(粘在墙上)

  3、教师:送对了吗?我们一起来检查吧!

  五、教师带领孩子仔细观察叽、呷、咩、喵汉字,找一找这些汉字的相同之处。

  1、教师:咦,孩子们你们发现这些汉字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吗?

  2、教师出示“口”字,提问:为什么旁边都有一个“口”字?

  教师小结:它们旁边都有一个“口”字,我们把它叫做口字旁,“口”就是嘴巴的意思,因为动物的叫声都是从嘴巴里发出来的,所以它们都有一个口字旁。

  六、采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农场还会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幼儿回答后,教师快速地将相应动物的图片及相应的汉字出示在黑板上,并带领幼儿认读汉字,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理解“口”字旁的汉字,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

  1、教师:农场里除了小鸡、小鸭、小羊、小猫,还有哪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说说看。教师:这些动物是怎么叫的?它们的叫声也会有口字旁吗?

  2、孩子学一学动物的叫声、做一做动作,集体念一念汉字。

  七、音乐游戏:《在农场》

  教师带领幼儿采用接唱的形式,仿编歌曲《在农场》。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的叫声。如教师说:“猪儿在农场……,,幼儿说:“噜噜”;教师说:“鸭子在农场……”幼儿说:“呷呷”……最后,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谁和谁好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要求:

  1.了解常见社会成员的工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并尊重他们的劳动。

  2.乐意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尝试大胆表达。

  二、活动准备:PPT、卡片、粘纸小花

  三、活动流程:

  1.说一说(介绍爸爸妈妈的工作,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工作”,认识这两个字吗?你的爸爸妈妈都有工作吗?能不能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小结:人长大以后,都需要找一份工作。

  2.猜一猜(猜猜老婆婆的四个儿子分别找到了什么工作)

  (1) 出示老婆婆和4个儿子,帮助老婆婆猜猜儿子们都找到了什么工作。

  (2) 猜猜大儿子的工作(听声音猜)

  这是什么声音?大儿子可能是做什么工作的?为什么?

  (3) 猜猜二儿子的工作(看照片猜)

  这是谁?你看过他的表演吗?看过哪些表演?

  (4) 猜猜三儿子的工作(通过提示)

  三儿子的工作必须戴着帽子,什么工作需要戴帽子?为什么建筑工人要戴这样的帽子?

  (5)猜猜小儿子的工作(通过提示)

  小儿子每天工作时都得骑着自行车,可能是什么工作?

  (6)小结:4个儿子都分别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大儿子当上了一名公共汽车司机、二儿子成为了一名魔术师、三儿子当上了建筑工人、小儿子成了一名邮递员。

  3.找一找(寻找与工作相关的提示)

  幼儿根据拿到的图片,与4个儿子的“工作”进行配对。

  根据图片分别介绍四个工作,了解他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4.评一评(评评谁的工作最辛苦)

  给自己认为最辛苦的工作帖上小花,并相互说说理由。

  小结:4个儿子的工作都很辛苦,都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工作,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的劳动。

  5.想一想(猜猜女儿的工作)

  看提示,想想老婆婆的女儿是做这么工作的?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学会分享。

  活动准备: 录像机、木偶表演。

  活动过程:

  1 演一演

  (1) 看木偶表演。

  小熊正在草地上放风筝,一不小心风筝挂在树上了,怎么也拉不下来,急得小熊都快哭了。正在这时,小羊走过来了,它对小熊说:"别着急,我来帮助你。"只见它从草地上捡起了一根很长的树枝,对着风筝用力往上一顶。哈哈!风筝飞起来了,小熊真高兴,对小羊说:

  "谢谢你,你真棒!"小羊说:"不用谢,上次我的风筝也挂在树上了,是爸爸教我这样做的`?""哈哈!原来是这样!"他们高兴地笑了。

  讨论:小羊用什么方法帮助了小熊?它为什么会成功呢?

  (2) 看录像。

  小心翼翼地把图书粘贴好。元元对小刚说:"你真能干,谢谢你!"小刚说:"不用谢!你下次也可以这样做。"讨论:小刚用什么方法帮助元元的?元元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2 说一说

  (1) 小红不爱吃青菜,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她吗?

  (2) 洋洋不会拍皮球,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3) 涛涛爱打架,别人都不愿理他,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吗?

  (4) 有个小朋友不爱睡午觉。你会怎么帮他?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小脚的特点和功能,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2、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小脚丫乐园(有沙子、地砖、鹅卵石、海绵);

  2、小组操作材料:毛巾、肥皂、钉子、火、笑娃、哭娃等等五套

  3、律动磁带:《大鞋和小鞋》

  活动过程:

  一、脚步律动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用小脚来跳个舞,好吗?

  二、赤足坐在地毯上,认识双脚的结构。

  1、脱袜子(儿歌)。

  2、初步认识脚趾、脚背、脚心。

  3、小脚为什么会有臭味?怎样让我们的小脚变得香香的呢?

  三、通过体验和感受,引导幼儿认识脚的功能。

  1、小脚有什么本领呢?请幼儿去小脚丫乐园走一走、踩一踩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2、幼儿赤脚体验踩在沙地、海绵、鹅卵石、地砖上的感觉。

  3、活动后谈话小结:我们的小脚真有用,除了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能感觉冷、暖、硬、软、光滑和粗糙等。

  四、通过小组操作,引导幼儿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1、(出示笑的小脚和哭的小脚图片)小脚为什么会笑?小脚碰到哪些东西会哭呢?哪些东西是小脚喜欢的?哪些东西是小脚不喜欢的?分别送到它们的身边。

  2、幼儿小组合作操作送卡片。

  3、和幼儿一起讲述。

  4、引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五、结束活动。

  1、穿袜子(儿歌)

  2、摸过脚,脚上的细菌都到手上了,怎么办?我们一起去洗手吧!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印脚印。看看自己的小脚印和别人的小脚印有什么不一样,可以告诉老师和你的好朋友。

  活动反思:

  中班孩子相对于小班孩子,观察力的确敏锐了很多。在活动中,我们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孩子们长大了,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观察力增强了,我们教师针对这些改变,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帮助孩子获得更大的发展。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多种纸并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通过操作实验,运用多种方法体验不同纸质发出的声音。

  3、激发探索兴趣,享受用纸伴奏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每组准备一份:打印纸、卡纸、瓦楞纸、玻璃纸、报纸、皱纹纸。

  音乐:《蜗牛与黄鹂鸟》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认识教师提供的纸。

  师:“小朋友们,桌上有许多的纸,你们都认识吗?”“它是什么纸?”

  (二)探究纸是如何唱歌的。

  探究让纸发出声音

  1、纸怎样可以让它发出声音。

  2、不同的纸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拿的是什么纸,是怎样让它发出声音来的。

  (三)探索相同的一张纸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1、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白纸发出不同声音的?

  2、为什么同样的纸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小结:可以运用拍、弹、抖、撕、拉等方法让相同的一张纸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四)游戏

  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发出更好听的声音,好吗?”

  教师拿一张纸,随音乐拍出某种节奏。

  师:“刚才老师发出了什么样的节奏?现在请你们自己选择一张纸,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手中的纸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做。”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2-27

中班的教案03-30

(经典)中班教案09-17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中班教案[经典]09-07

[经典]中班教案09-09

中班教案(精选)08-23

中班教案【经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