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31 07:17:42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美术教案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美术教案4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面具设计制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的设置,注重创设美术文化情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中面具的由来及演变,让学生在学会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了解面具艺术的特点及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寄予面具的意趣与理想。本课的面具设计制作,利用学生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将纸浮雕等技法运用到制作中,发挥想象,巧妙利用,设计制作出展现自己审美意趣的面具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2、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

  3、了解面具的色彩搭配和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面具色彩运用与搭配

  难点: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课时:1课时

  学具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工具,树叶、毛线、纽扣、色卡纸、剪刀、美工刀、粘胶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导入课题(问题导入)

  1.你带过面具吗?都带过哪些面具?

  2你戴面具是为了干什么呢?

  3.你对面具还有那些了解?(检查课下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归纳: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地区的`原始艺术中都可以找到。面具反映了各民族的宗教、民俗和审美,展示出原始艺术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艺。

  面具最初用于对妖魔鬼怪的驱赶,对图腾的崇拜,对英雄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的面具已不仅仅用于祭祀,而是成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

  板书面具功能:驱魔------娱乐------面具文化

  二、师生探究

  看图片和实例

  讨论:面具有哪些特点?

  归纳:板书颜色丰富五官夸张性格多样装饰性强

  三、动手制作

  1、构思。(把握特点、确定外形、设计纹样)

  2、勾纹样。(构图饱满、落笔大胆、细心收拾)

  3、制作。(巧妙利用、合理搭配、精心制作)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尝试自主得出面具设计制作方法,老师归纳,突出教学重点

  创作要求:1面具形象自拟

  2注意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的应用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放背景音乐,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师巡视指导的同时,强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四、作品展示

  注重鼓励性评价

  五、小结

  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内容丰富的国家之一。今天我们手中的面具既是对民族文化传承也是发扬,虽然时间有限、材料有限,但创意无限同学们都做成了自己作品。

  后记:各种各样的面具吸引了他们,绘制的过程中,他们还是缺乏耐心,不够细心,上颜色的时候,画面效果粗糙。要注意强调绘制的过程。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画“鸟语花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

  掌握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

  师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

  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

  (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

  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

  (3)运用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2、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

  (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3、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本教材分两节课上,第一节主要是欣赏、评述、第二节再进行探索尝试。

  教学

  追记:俄罗斯名言: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我国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其效果能使学生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感受知识,不但作用于感官而且震撼心灵。

  我在教学《鸟语花香》一课时,可以先借助古今名师的累累硕果和画的形成历程渲染一下气氛,抒发一下感情。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欣赏多种风筝,了解风筝左右对称的特征,苏少版美术教案——风筝回忆放风筝的场景、气氛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表现能力。 苏少版美术教案——风筝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左右对称的特征,认识、熟悉风筝的种类。

  教学难点:

  把放风筝时的场景、气氛和感受的亲身体验加以表现和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导入新课:提问:你玩过风筝吗?都玩过哪些风筝?

  2、欣赏多种风筝,了解左右对称的特征:教学生如何玩风筝,从风筝结构与放飞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风筝能平衡飞在空中的起码条件就是左右对称。同时欣赏课本中的风筝,引导学生感受风筝美,它不仅是对生活中动植物等的`摹仿,更是对生活中事物的提炼、美化。

  3、展示风筝的照片,直观体会风筝的多种样式。通过对风筝实物的观察和触摸,感受形象逼真、色彩艳丽的风筝。

  4、放映录像,观看风筝的艺术节的录像。

  5、把自己放飞的场景或是录像中的映象最深的画面表现出来。

  6、生生互评、取长补短、修改画面。

  二、拓展:

  研究风筝的飞行原理以及它和飞机飞翔的原理的关系。

美术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娃娃”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制作出具有创新和趣味的娃娃样式。

  教学准备:塑料袋和剪刀,胶水和各种的彩纸等(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放欢快的音乐,展示作好的塑料袋娃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学生观察:这些娃娃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学生回答。(塑料袋)

  2、如何制作这些娃娃呢?

  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并研究制作方法,并且思考还有其他的制作方法吗?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研究。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加以辅导。

  3、提问:请每一小组的同学把自己那组的看法发表出来。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加以诱导。

  4、学生讨论自己要设计制作的娃娃。

  5、提示:

  设计的关键:

  A、造型

  B、颜色的搭配

  C、效果(样式独特具有个性,色彩亮丽)

  6、学生制作,鼓励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与学习。

  放音乐,学生制作。

  教师巡视辅导。

  7、课堂小结:由学生来评议作品的优缺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妙利用身边材料采用剪贴等方法制作“娃娃”,利用自然小常识进行美术游戏活动,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做游戏。环境教育。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达到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放欢快的音乐,展示作好的塑料袋娃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求没有制作完的同学继续完成,鼓励其他的同学帮助。

  3、交代本节课的安排:

  做游戏《会飞的娃娃接力赛》

  把学生带到*场,分组进行接力比赛。

  4、要求:看谁的娃娃做得最结实,在比赛完以后都能完好无损。

  学生还要评出“最漂亮的娃娃”,“最有个性的娃娃”。

  5、学生游戏

  教师注意学生的安全。

  6、游戏结束。要求学生思考:

  我们该如何保护好环境,自己该做哪些事情。

  提醒学生收拾*场的纸屑。

  组织学生回教室。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经典】美术教案07-31

美术教案07-20

(精选)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08-18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美术教案【精选】08-05

美术教案[经典]07-26

(精选)美术教案08-13

美术教案[精选]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