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27 12:32:14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5篇(通用)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5篇(通用)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在间奏处借助游戏情境学习等待,体验等待的愉快。

  2、 借助图示理解并唱准歌词,唱出1—8的递增和递减,形象的感受数量递增和递减的关系。

  3、 享受轻松、愉快的歌唱氛围,体验变换歌词、玩唱歌曲的惊喜。

  活动准备:

  1、 画有“ 木桥” 的`底图一张。

  2、 画有八只鸭子的环形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季)

  (出示底图)春天天气暖洋洋的,最适合出去玩了。看,小河边的景色可美了!这里还有一座——小小木桥。

  二、 幼儿学唱第一段歌词。

  1、 操作图片引出第一段歌词。

  师:你们猜猜看,谁会上桥呢?(教师边操作图片边配乐念歌词“一只鸭子上了桥——八只” )提问:是谁上桥啦?几只鸭子上桥啦?(继续念八只鸭子上了桥……)

  2、 出示歌名。

  师:你们刚才看见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们来猜猜我念的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

  3、 幼儿借助图示进一步理解第一段歌词内容。

  (1)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图形上的标记。

  ——教师指图提问:为什么这几只鸭子中间有点空,这几只鸭子却连在一起呢?(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长短变化)。

  ——幼儿与老师单独练习第一段歌词。

  ——师范唱歌曲第一段,帮助幼儿理解并唱出间奏处的停顿。

  师:鸭子上桥的事情有趣吗?老师还能把这件有趣的事情唱出来呢,想听吗?不过歌里有一个小秘密,我们一起来把它找出来好不好?

  ——理解附点处。

  师:这里还有一只鸭子和别的鸭子不一样,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我们唱的时候要把蛋宝宝一起唱进去。试一试。

  4、 幼儿看指挥唱第一段歌词。

  师: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小秘密,我们一起来把鸭子上桥的事情唱出来,好吗?

  (用多种形式让幼儿反复演唱)。

  三、 幼儿理解并尝试唱第二段歌词。

  (1) 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唱第二段歌词。

  师:小小木桥摇得厉害,小鸭子心里怎么样?他们又想干什么了?你们来说说看小鸭子下桥的事情。

  (2) 幼儿倾听教师范唱第二段歌词,引进新的歌唱经验。

  师:老师也把他们下桥的事情也编成了一首歌,你们来听听看有什么不一样?

  (3) 幼儿练习第二段歌词。

  师:这样倒过来数鸭子有点难,你们能把它唱出来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四、 幼儿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1、师:听又有一群小鸭子要上桥了,让我们来数一数,好吗?要注意小秘密哦!

  2、幼儿尝试做小指挥,反复演唱歌曲。

  五、延伸活动

  师:小鸭子今天玩的很开心,小朋友想不想到娃娃城去玩过桥的游戏啊?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能从活动中体验圆与半圆、椭圆之间的异同,拼出自己感兴趣的物体。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认识半圆和椭圆,能从许多图形中找出这两种图形,并能点数其数量。

  活动准备

  用几种图形拼成的金鱼、熊猫等。

  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圆,半圆,椭圆,数量若干(每种同类图形的.大小,颜色有区别,如有红圆,绿圆,大圆小圆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半圆和椭圆,区分他们与圆的不同。

  1.认识半圆,并与圆做比较。

  (出示圆)这是什么?圆宝宝会变魔术,看看他变成了什么?半圆和圆有什么不一样?

  2.认识椭圆并与圆做比较。

  圆宝宝又要变了,现在又变成了什么?

  (出示椭圆)谁知道这个图形叫什么?椭圆和圆有什么不同?

  二、游戏:看谁拿的对。

  游戏:每个幼儿手拿一个圆形(圆、半圆或椭圆)。

  例如:教师说圆宝宝,手拿圆形的小朋友把手举高并大声说我是圆形。

  三、在拼贴的图形中找出半圆和椭圆,并用电子表现其数量。

  1.出示拼贴好的金鱼,让幼儿找一找哪里是半圆和椭圆,并能数出他的圆、半圆和椭圆的数量,并用数字来表示。

  2.出示拼贴好的熊猫,让幼儿找一找哪里是半圆哪里是椭圆形,并能数出他的圆、半圆和椭圆的数量,并用数字来表示。

  四、幼儿操作,展示幼儿作品。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工具箱里的常见工具

  2、了解小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3、避免因好奇拿工具玩耍发生意外。

  活动准备:

  1、工具箱一个:内含扳手、钳子、螺丝刀、锯条、锥子。

  2、材料投放:坏的桌椅、掉了螺丝的玩具、木条、铁丝、锤子。

  3、光盘:录有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工具的画面片段。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工具

  1、幼儿参观工具箱,知道小工具的名称。

  (1)请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小工具的名称。

  (2)记住自己不熟悉的小工具的'名称。

  2、引导幼儿说说使用小工具的方法。(板子、钳子、螺丝刀、锯条、锤子)

  3、教师逐一示范讲解小工具安全的使用方法。

  二、幼儿尝试使用小工具。

  活动室周围投放相关工具及材料,幼儿尝试使用小工具,教师观察、指导幼儿的操作过程。

  三、幼儿交流使用小工具的感受。

  (1)教师播放录像片段,让幼儿了解小工具的用途及安全使用方法,并使幼儿感知正确的操作过程。

  (2)设置问题情境,加深幼儿对正确使用小工具的认识。

  借用故事《三只小猪》片段,设置小猪盖木房子的情境,必要时可加一些合理的情节,让幼儿帮小猪选择合适的小工具。

  四、实践活动,正确使用小工具

  幼儿再一次操作,尝试正确使用小工具。

  小结:小工具也有它自己工作,我们需要帮忙时才能把它拿出来,用完后要把它送回工具箱,不正确的使用会给我们造成伤害,在使用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五、请幼儿打开幼儿画册,教师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习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从局部到整体地观察鲫鱼的外形特征,了解鲫鱼的生活习性。

  2、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3、初步了解观察方法,萌发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收集有关鱼的资料,初步了解关于鱼的相关信息。

  物质准备:鲫鱼8条、大脸盆四个;“鱼的生长过程” PPT、背景音乐;幻灯展示板一块,鱼的结构模型一套;

  活动过程实录

  一、猜谜引入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猜谜,引起幼儿对于的兴趣。

  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 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鱼)你们还认识哪些鱼?(幼儿自由讲述)

  师:今天,陈老师请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鲫鱼,它就藏在这些大盆里面,一会儿请你们用鼻子闻一闻,用小手摸一摸,再用眼睛看一看鲫鱼的身上藏着什么秘密?

  二、引导幼儿观察鱼的外形特征(自由观察)。

  师:你们发现了鲫鱼的什么秘密?

  幼:我发现了鲫鱼有一对眼睛。

  幼:鲫鱼有一张嘴。

  幼:闻起来有点草味。

  幼:摸起来滑滑的。

  幼:鲫鱼有鱼鳞、鱼尾、鱼鳍......

  三、引导幼儿再次有序观察鲫鱼(一般观察)

  师:鲫鱼可以分为几部分:头部、身体也叫躯干部,尾部。

  1.观察鱼的头部。

  师:鲫鱼的头部有什么?

  幼:有一对眼睛。

  幼:有一张嘴巴。

  幼:有一对鱼鳃。

  师小结:对,鲫鱼的头部有一张嘴巴,一对眼睛和一对鱼鳃。

  2.观察鱼的躯干部。

  师:鲫鱼的躯干部有什么?

  幼:有鱼鳞。

  幼:有鱼鳍。

  师:哪里有鱼鳍?

  幼:背上。

  师:背上的鱼鳍叫什么?(背鳍)还有什么地方有鱼鳍?

  幼:肚子上有鱼鳍。

  师:肚子也叫腹部,腹部的鳍叫什么?(腹鳍)

  幼:还有鱼鳃的的旁边有鱼鳍。

  师:那是鲫鱼的胸部,叫胸鳍。

  小结:鲫鱼的躯干部,有背鳍、鱼鳞、胸鳍和腹鳍。

  3.观察鲫鱼的尾部。

  师:鲫鱼的尾部像什么?

  幼:像剪刀。

  幼:像叶子。

  幼:像扇子……

  师:鲫鱼的尾部也是一个鳍,尾部的鳍叫什么?(尾鳍)

  师出示臀鳍:瞧瞧这个是什么?它长在鲫鱼的什么位置?

  幼:在尾鳍的旁边。

  师:对,它是鲫鱼的'臀鳍。

  小结:所以鲫鱼的尾部有一个臀鳍和一个尾鳍。

  四、引导幼儿观察鲫鱼的动态特征。(对比观察)

  1.师:鲫鱼在水里游来游去,你发现它是怎么游的?游的时候身体什么地方会动?

  幼:鱼嘴会动。

  师:怎么动?你来学一学。

  师:还有什么地方会动?

  2.模仿练习:

  师:想不想一起来学学鲫鱼游?全体模仿。(播放背景音乐)

  五、结合PPT,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鱼的生活习性。

  1.你们知道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

  幼:生活在水里、河里。

  2.师:它们出生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幼:小小的,像个小不点鱼。

  3.师:鲫鱼吃什么?

  幼:吃鱼饲料、吃河里的小虾。

  师:到底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边播放幻灯片边解说鲫鱼的生活习性。

  教师解说词:

  在水平如镜的池塘里,在水波荡漾的小溪边、河涧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鲫鱼,当春暖花开的时候,鲫鱼妈妈在水底里产下了一枚枚晶莹剔透的鱼卵,水波轻抚鱼卵慢慢地在蠕动着。瞧!小鱼孵化了出来,鱼群们在水里地嬉戏着,打闹着,它们品尝着美味的鱼虫、小螺、小虾和那水底里不知名的水草。鲫鱼一天天地长大了,它们在水底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六、自由结束。

  师:其实鱼的种类很多,它们含有很丰富的营养,多吃鱼对我们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鱼还有许多的秘密,下一次活动我们再一起来发现这些秘密吧。

  本次教学活动“认识鲫鱼”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从选材、设计、准备到教学,虽然我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需要出发,详细地考虑了各个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对每个环节的精心设计与考虑。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出发,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如:在第二、五环节中,我出示幻灯鲫鱼结构图和有关于鱼的生活习性PPT,让幼儿更直观地观察到鲫鱼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大大地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同时也增强了幼儿探索的兴趣。(感谢陈芳芳老师投稿)

中班教案 篇5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提升身体跑、跳、钻能力。

  2、能够分辨不同颜色的彩带,做不同的动作。

  3、跟着音乐的节奏不同,做动作的速度也不同。

  游戏准备

  1、红、黄、蓝彩带。

  2、节奏感不同的音乐。

  游戏玩法

  1、不同颜色的彩带,代表要做不同的动作。

  2、在跑道上用彩带设上不同的障碍。

  3、跟着音乐的节奏不同,做动作的速度也不同。

  4、红、黄、蓝分别代表跑、跳、钻。

  5、在玩的`过程中,在游戏中做错者要从头开始做。

  6、小朋友在跑到准备好,音乐响起看好眼前的彩带,要做什么动作,还要跟着节奏的快慢去做,可以让小朋友先上场试玩一遍,在开始游戏,第一个到达终点的为胜。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7-25

中班教案【精选】07-27

【经典】中班教案08-21

【精选】中班教案08-16

中班教案(精选)08-23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8-24

(精选)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精选)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