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26 08:16:1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1

  《背太阳》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运用重叠的方法安排画面。

  2、在表现大家来背太阳的画面中体会人们互相之间友谊的情感。

  活动准备:

  范例、纸、笔、牙签等。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脸上红彤彤,照着大地暖融融。(太阳公公)

  2、每天清早,太阳第一个起身工作,把阳光撒向大地,给我们的城市带来光明。傍晚,人们开始上班回家,那太阳到哪里去了呢?

  太阳翻过山头,洗了个澡,又去照亮地球的另一边。太阳总是不停的工作,从不休息。

  二、引发兴趣

  1、太阳实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商量怎样让他工作得轻松点,大树说:“我来背太阳吧”可是太阳这么大,一棵大树怎么能背得动呢,于是两棵、三棵、四棵一起来背太阳。

  2、咦,怎么只有一半呢?这棵树是怎么挤进去呢?(教师顺着轮廓描画,与幼儿共同讨论)看见边就停,看不见当看见跳过去,看见了接下去。

  3、这么多树一起来背太阳可是太阳太重了,还是背不动。第五第六棵树也来背太阳,这两棵树站在哪里?能不能和前面的树拉起手来呢?

  4、这边还有两条缝,说不定太阳会丛逢里滑下去,还有更多的树快来帮忙吧。

  5、啊,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终于背起来了。画上的'太阳这么美丽用的是什么方法?

  三、激发情感[

  1、大树背了太阳走了一天,被房子看见了,房子说:“我来背太阳吧。几幢房子怎么背得动呢?

  2、许多房子象大树一样手拉手背了太阳走了一天,这个消息传向四面八方,还会有谁会来争取背太阳呢?

  3、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需要许多朋友一起努力。

  4、请你们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朋友们,让他们来背太阳吧。

  四、交流分享

  1、太阳很感谢你们,是你们的帮助,才让他能工作得更轻松更快乐。

  2、一起来看看,谁把太阳背起来了。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房顶上的大蘑菇

  教学要求:

  1、学会7个生字,认读6个字。认识新偏旁“户字旁”。

  2、朗读课文。

  3、分角色表演。

  4、知道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小兔的,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2、3、4自然段,即小动物们帮助小兔的经过。

  教学难点:

  对课文结尾部分两句话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部分生字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师: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齐读课题。

  (房顶上的大蘑菇)

  师:通过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 学习课文

  1、 第一遍读课文:读准字音

  2、 第二遍读课文:把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并把生字和带有生字的这句话多读几遍。

  (出生词,学生认读)

  3、 第三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找学生一个一个自然段的读课文)

  4、分析课文

  师:这个小房子是谁的家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读第一自然段) (出投影)

  师:这是一座什么房子呀?你还能用什么词形容它?

  师:小兔子住在这样漂亮的家里会怎么样?

  师:有一天,树林里下雨了,发生了什么事呢?

  (读第二自然段)

  师:这么漂亮的小房子漏雨了,你会怎么样?

  (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淋湿了,被子会怎么样?

  (读出着急的感情)

  师:这时候,谁知道了?

  (用笔在书上划下来,并读一读)

  (找同学读,并出示投影)

  师:它们给小兔送来东西,会说些什么?

  (小组讨论,找同学说)

  (找同学到讲台上表演)(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

  师:你们也非常的可爱,树林里还有很多的小动物,也会来帮助小兔子. 你们想一想还有谁会来,会送来什么?

  (投影:( )知道了,给小兔子送来( )以这种句式完成)

  师:还有许多小动物都会送来礼物,小松树送来一件最特别的礼物,赶快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小松鼠送来了什么?

  师:你们知道小松鼠为什么送小兔蘑菇?你从哪知道的?

  (读第三自然段)

  师:你们谁愿意帮助小兔子?

  (愿意帮助小兔子的同学站起来)

  (全班齐读歌谣)

  师:在小伙伴和你们的帮助下,蘑菇终于长大了。

  (出投影)

  师:你们高兴吗?

  (齐读最后一段,把高兴劲读出来)

  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美术教案 篇3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一些美术专用语言,能够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等方法表现,有简单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再利用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同时本学期要多向学生讲授更丰富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更多的感受和观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采用散点式的结构,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四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13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均分配在各课中。

  本册单元和课节教学内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人文内容也有递进关系。

  三、教学目标:

  (一)总学习目标

  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美术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美术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本册教学目标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美术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造型表现:初步认识形、色、与机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了解漫画与动画的艺术特点,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形式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法,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3、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五、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1课教室的一角2课时

  第2课花手帕2课时

  第3课纸品乐陶陶2课时

  第4课时间告诉我2课时

  第5课蔬果的联想2课时

  第6课玻璃水彩2课时

  第7课窗口2课时

  第8课剪纸故事2课时

  第9课新年吉祥2课时

  第10课拼泥板2课时

  第11课雪花飘飘2课时

  第12课色彩ABC2课时

  第13课乘风破浪2课时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线条和图案有规律地围绕中心进行装饰。

  2、欣赏感受青花瓷盘不同形状花纹的美,激发幼儿对中国陶瓷艺术品的喜爱。

  活动准备:

  蓝色记号笔,实物青花瓷盘若干,范例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

  尝试运用多种线条和图案进行装饰

  难点:

  有规律围绕中心装饰青花瓷盘

  活动过程:

  一、欣赏青花瓷盘 感受中国独特的民间艺术

  1、你们家的盘子上有花纹吗?

  2、今天老师也带来许多漂亮的盘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 青花瓷器成为中国外交礼仪上的珍贵礼品。

  二、出示范画,激发幼儿创造欲望

  1、它们排列的规律是怎么样的呢?

  (重点引导幼儿找出青花瓷盘上装饰的规律以及瓷盘上的.线条)

  2、梳理总结幼儿经验;这些盘子都是围绕中心有规律的来

  装饰的,我们把这种的装饰方法叫做中心装饰法 。

  三、幼儿作画,发挥幼儿创作想象

  1、交代作画要求: 我们在装饰盘子的时候,围绕中心有规律的进行装饰,中心的图案要大。

  2、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活动评价-----游戏"古董拍卖会

美术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在春天这个季节里,小动物们都出生了。小鸡和小鸭都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小动物,能够引起幼儿的关注。本次活动主要以鸡妈妈和鸭妈妈孵蛋的情景展开,由此观察比较小鸡和小鸭不同的特征以及各种生活特点的习性,及增长了幼儿的知识,又把握了小鸡和小鸭的不同画法。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观察比较,小鸡和小鸭的不同。第二环节,操作尝试,画小鸡和小鸭。第三环节,想象创造,丰富画面。

  活动目标:

  1、运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小鸡和小鸭的区别。

  2、联系小鸡、小鸭的生活习性,想象它们在一起玩的情景。

  活动准备:

  小鸡和小鸭的图片各一张、水彩笔和若干纸张。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小鸡和小鸭的不同

  重点提问:

  1、小鸡和小鸭有什么不同?

  2、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关注点:

  1、幼儿对常见动物的'观察能力、

  2、幼儿语言的完整性

  二、操作尝试画小鸡和小鸭

  1、听老师讲述鸡妈妈生了一个大鸡蛋,鸭妈妈生了一个大鸭蛋的故事,观察比较两个大小不同的椭圆,确立鸡蛋小、鸭蛋大的意识。

  2、边听老师介绍边观察老师演示

  (画小鸡):鸡妈妈每天坐在大鸡蛋上孵小鸡,鸭妈妈每天来问孵出小鸡没有。过了许多日子,有一天,鸡妈妈的大鸡蛋里发出了笃笃笃的声音,从大鸡蛋里钻出了一只小鸡的脑袋(在大鸡蛋上添画头),小鸡用圆溜溜的眼睛瞧瞧四周(添画眼睛),叽叽叽地唱起歌(添画尖嘴),扇扇翅膀(添画翅膀),一二三!站起来(添画脚爪),跑来跑去真快乐。

  (画小鸭):可是,鸭妈妈的大鸭蛋一点动静也没有,鸭妈妈急得嘎嘎乱转。鸡妈妈说:孵蛋可要有耐性,还是让我来吧。说完就坐在鸭蛋上一动不动地孵起小鸭来。过了许多日子,有一天,鸡妈妈的大鸭蛋里发出了笃笃笃的声音,小鸭出世了。小鸭长得怎么样?大家轮流画起来:从大鸭蛋里钻出一只小鸭的脑袋(在大鸭蛋上添画头,和小鸡差不多),小鸭用圆溜溜的眼睛瞧瞧四周,嘎嘎嘎地唱起歌(小鸡尖嘴巴,小鸭扁嘴巴),扇扇翅膀,一二三!站起来(小鸡尖脚爪,小鸭扁扁蹼)。

  三、想象创造丰富画面

  重点提问:

  小鸡小鸭出去玩,它们会到哪里去?

  小鸡会做什么?小鸭会做什么?

  小鸭捉不到虫,小鸡会怎么帮助它?

  关注点:

  幼儿大胆想象的能力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教材自成一个单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位居全册之首,是新学期的开内容。

  丰富的暑假生活结束了,又开始一个新学期,本课的安排就是一个极好的过渡。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本课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

  “印象深刻的事”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经验,追忆难忘时光,唤起美好情感。正如本课文字部分所言:“平凡的日子,似水流年,只有印象深刻的事件,才会激起记忆的浪花。”当记忆被唤醒,情绪被调动,快让学生拿起画笔,在纸上呈现往事,呈现心灵。

  “又长高了”就像是一幅大写意,把量身高时新奇的感觉、强烈的印象恣意表现出现。这里没有比例,只有大胆地夸张和盎然的情趣。

  “拔虫牙”对儿童来说这一小小的外科手术是有生以来惊心动魄的一次印象,大张的嘴巴、虫蛀的牙齿、古怪的牙钳、奇妙的聚光灯……还有室内的一切陈设,莫不给小作者留下难忘的印象。构图饱满,主次分明,细节生动。

  “集体过生日”,这幅表现细腻的画图肯定一个细心的女孩之手。它妙就妙在把一连串热闹的活动巧妙地安排在了一幅画面中,人物庞杂,活动繁多,充分体现出集体过生日的热闹和幸福的主题。把记忆变成画面,记忆会更清晰、更永远、更美丽。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完成一幅以印象深刻的事件为主题的习作。难点是做到构图饱满,画面有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

  ①回忆生活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并体会它带来的感受。

  ②运用不同绘画材料来表现经历和感受。

  ③完成一幅记忆画。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多种绘画材料,如水彩笔、水彩颜料、国画颜料、水粉颜料及相关用具。

  ●导入:教师假以《拔虫牙》小作者的身份,生动讲述“那次”拔虫牙的经历和感受。注意故事要形象,讲述要真切。

  ●欣赏:出示儿童画《拔虫牙》(放大图),画面与故事对照,欣赏画面是如何表现拔虫牙的经历和感受的。

  ●讲述与感受:指名(或同桌之间)各讲述一件自己曾经历的难忘事,体验当时感受:欣喜的、惊讶的、孤单的、热闹的等。

  ●师生合作:以某一学生所讲述的难忘故事为内容,师生板演合作一幅记忆画。注意:在合作中教师要以儿童心理和稚拙笔法经营画面,着意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到创作中来。

  ●创作表现:在教师的创作启发下,学生各自把印象深刻的事表现成有主题的画面。注意:自由选用不同绘画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欣赏评述:同学互相赏评习作。有没有在习作中大胆运用了以前所学的美术知识;画面有没有感染人的地方(即表达出习作者的感情)。

  三、学习建议:

  ●能否选择自己喜爱的美术材料进行绘画表现。

  ●能否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在绘画表现过程中能否大胆地表达个人的和感情。

  四、教师教学随笔: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经典】08-18

美术教案07-20

(精选)美术教案07-20

【经典】美术教案07-31

(精选)美术教案08-13

美术教案【精选】08-05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美术教案[经典]07-26

美术活动教案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