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12 10:31:5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共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共5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 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2. 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 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愉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难点: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三,活动准备:

  课件: 背景图六幅(加法三幅、减法三幅)、磁性教具若干、数字卡、操作单

  四,活动过程:

  (一)学习 6 以内加法看图列式 。

  1. 教师出示三幅背景图:(第一幅图, 河里 有4 只青蛙 ;第二幅图, 树上 有 6 只 猴子 ;第三幅图,草地上有 8 只兔子 、9只小狗、9块蛋糕、河里游8只小鸭 )请幼儿观察。

  教师: 河里 有 3 只 青蛙 ,又来了 1 只 青蛙 , 河里一共 来了几只 青蛙 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2. 幼儿用实物进行操作。

  教师: 3 只 青蛙我们可以用数字几 来表示呢? 1只青蛙 我们用 数字几 来表示呢?第三幅图草地上有几只兔子呢?用几个圆片表示?

  3. 教师:谁来用三句话把这三幅图讲出来。

  4. 尝试用算式记录这三幅图。

  (1)引导幼儿讨论:你能用算式记录这三幅图吗?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算式,教师用数字和运算符号进行记录0.4 + 2 = 6

  帮助幼儿理解“+”、“=”以及数字在算式中的意义。(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算总数用加法。)

  教师出示:“4 + 2 = 6”,这道算式表示的是什么事情呢?

  数字4、2、6各表示什么意思?(4表示4 只猴子 ,2表示2 只猴子 ,6表示一共有6只 猴子 )“+、=”各表示什么意思?(加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等于号表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

  (二)学习8以内的加法看图列式。

  1, 出示小老鼠买面包圈的三幅图,请幼儿观察。

  师: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小老鼠买了3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5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一共买了8个面包圈。再一次引导幼儿理解“一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2.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加法算式。

  3, 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判断算式是否正确。

  (三)学习6以内的减法看图列式。

  1. 出示大老虎吃点心的图,请幼儿观察。

  教师: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6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3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3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3, 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

  教师出示:“6-3 = 3”,这道算式是怎样表示图上的事情的?

  (6是老虎有6个面包圈,“—”表示吃掉了,3表示3个面包圈,“=”表示还剩下,3表示3个面包圈)

  4. 师幼讨论:减号后面的3和等号后面的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帮助幼儿明确“减号”后面的3表示的是第二幅图上老虎吃了的3个面包圈,“等号”后面的3表示的是第三幅图上还剩下的3个面包圈。虽然都是数字3,但它们表示的意思是不相同的)。

  (四)幼儿完成操做单,教师循回指导。

  1, 看图列算式。

  教师:用每排的三幅图编一道应用题,并在记录单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 分分合合

  教师:在每横排的空格中填上一部分点子,使每一横排的点子数目都是5,并记录在后面的空格中。

  给萝卜涂颜色

  教师:数一数每一排有几个萝卜,给每排一部分萝卜涂色,使每一排有颜色的萝卜数目都不相同,并将结果记录在后面的空格中。

  (五)教师讲评,幼儿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延伸活动:

  未完成“分分合合”和“给萝卜涂颜色”的操作单在区域活动中完成。

  大班数学 “ 看图列算式 ”教学反思

  看图编应用题是大班幼儿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更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在活动中,教师出示图片,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兴趣,引起他们的联想。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分析,综合思维过程,不仅可以使幼儿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幼儿马上能异口同声地把答案喊出来。在创编应用题时,幼儿基本上采用了:“原来有,后来又来了”这个模式,但在最后一句问题时,有的幼儿在创编时往往把答案也编进了应用题中,需教师不断地提醒,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完成创编这个环节,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也希望家长多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创编应用题,怎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编应用题的能力,同时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很好的锻炼。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自然物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长度,理解用不同长度的自然物测量,数据不同但结果相同。

  2、在听赏故事中引发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材料准备:

  ppt课件、木夹子、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发测量兴趣(价值分析: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提问:知道蛇究竟有多长,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结:测量可以知道物体有多长。

  二、根据故事,尝试工具测量(价值分析:梳理测量要点)

  (一)、提问:许多相同的夹子,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操作,尝试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测量)

  小结:很多夹子用一个接一个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

  (二)、提问:一根吸管,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用做记号的方法测量)

  小结:一根吸管用做记号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

  (三)、提问:没有材料,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交流,了解身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

  小结:没有材料时用自己的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能测量。

  (四)、提问:同样是蛇,量出的长度为什么不同?(价值分析:通过比较,理解用不同的测量物测量,结果不同)

  小结:不同长度的材料测量,数据不同但长度相同。

  三、延伸故事,巩固测量方法(价值分析:通过到环境中去寻找,进一步探究生活中的测量工具)

  我们再去找找其它的测量工具来测测小蛇的身长,看看结果怎样?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图形的方法测量和比较各种事物面积的大小。

  2、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探索发现三角形与正方形的相互变换。

  3、在看、比、说的过程中感受发现和表达的'快乐。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操作单人手一份、记号笔、泡沫地垫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场景,以小灯笼的角色引出课题。

  (二)学习活动,师幼共同探寻用数图形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1、师:这里有两张床,到底哪张才是最大最好的呢?

  2、教师演示并记录第一张,幼儿操作并记录第二张

  3、教师小结:能铺下的坐垫越多,床呀就越大。

  (三)巩固经验,比较镜子的大小。

  1、出示两面镜子,猜猜哪张的大。

  2、教师介绍操作单,幼儿操作。

  3、教幼小结:能铺下的手帕越多,镜子就越大。

  (四)第二次操作,铺泡沫垫。

  1、幼儿分组地面操作。

  2、指导幼儿看白板,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记录数据。

  3、指导幼儿观看flash演示。

  4、师幼共同得出结论。

  (五)拓展活动。

  1、出示画面,引导幼儿比较礼物的大小。

  2、教师交代要求,将操作留给幼儿课后完成。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一张。

  学具:数卡、记号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进行观察,引出课题。

  师:我们来看看小兔和小猫的门牌号码一样吗?它们都有数字几啊?

  总结:虽然它们的门牌号码都有数字3和5,但由于它们数字排列顺序不同,门牌号码也不同。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3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师:我来考考我们小朋友了,小熊家的门牌号码含有1、3、5三个数字,你们可以排出哪些门牌号码?

  幼儿自己排列数卡并记录操作结果。

  师小结规律,总结3个数字的6种排列组合。

  三、第二次操作,加深幼儿对3个数字排列规律的印象。

  师:周老师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呀?可是这个手机号码没有写全,其中号码中未写出的数字是由5、6、8这三个数字组成的',小朋友排排看,这三个数字有几种排列方法?

  活动延伸:

  进行4个数字的排列组合。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发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快乐。

  2、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2、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师还特别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究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准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察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行分解、记录,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

  3、幼儿汇报美羊羊队:老师,我们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队:我们组按桃子的种类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队:我门组的材料都是关于奶的饮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4、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给予鼓励。

  三、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互相抱抱)

  四、延伸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01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3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3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5

大班数学教案03-31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21

大班数学教案09-26

(合集)大班数学教案07-22

大班数学教案范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