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08-05 08:21:5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常用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常用7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通过叠被子比赛,初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做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2.环境准备: 把活动室布置成娃娃家。

  3.材料准备:小猪拉拉手偶 图文传送器、图片。幼儿人手一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小猪拉拉,她可能干了。看,她来了。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中说的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并说一说。

  1.出示图片一、二:“拉拉在干什么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说些

  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叠被子)(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勇敢地说出来)。

  2.出示图片三:“拉拉可讲卫生了,你看,她在干什么?”(自己刷牙、自己洗脸)

  3.出示图片四:拉拉去哪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你是怎么知道的?

  4.出示图片五:“拉拉多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看,她现在在干什么?”(自己吃早餐)“她自己吃饭吃得真干净!”

  (三)引入新的讲述经验,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小朋友各自操作学具,自由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五)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小猪拉拉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游戏:“叠被子比赛”。

  “原来小班的小朋友也这么能干。好,现在我们来比赛叠被子,看谁叠得又快又好。

  四、各领域渗透

  健康:通过理解图片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艺术:通过儿歌表演《小小手》,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五、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六、环境中渗透

  在活动区放置布娃娃、衣服、鞋子等,在分区活动时,进行游戏“帮布娃娃穿衣比赛”。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配合,幼儿在家时,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中设红花表,由家长给予表扬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已经是小班的小朋友了,但有些幼儿仍然十分依赖于父母亲,对自己行为、能力缺乏信心,不愿意尝试接受新鲜事物。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此次活动,让幼儿在通过自己观察、发现、讲述、总结等一系列活动中来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做许多事情了。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倾听别人说话并能大胆讲述。

  2、幼儿愿意与人交流,养成与人分享的好习惯。

  3、幼儿在活动中能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懂得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布置好一个小型的婴儿照片展。

  2、教师自己幼儿时期的照片一张。

  3、幼儿从家里各带了一张自己婴儿时期的照片。

  4、投影仪一台、屏幕、小镜子人手一面。

  活动过程

  一、幼儿参观照片展,激起活动兴趣。

  师生一起观看照片展

  引导语:“小朋友,今天刘老师想带你们去参观一个非常有趣的“宝宝照片展”,你们愿不愿意去呀?”。

  二、察教师儿时照片和成人模样,总结教师的成长变化。

  1、通过投影仪将教师的照片投到大屏幕上和幼儿一起观看。

  (1)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宝宝照片展,你们开心吗?”。

  (2)师:“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一张刘老师小时候的照片,你们想不想看一下刘老师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2、观看老师的照片,幼儿讲述老师以前和现在的不同之处,讨论为什么会变得不一样了。

  三、过了解自己长大了,提出对自己的要求。

  1、幼儿观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与镜中的自己进行比较,找出和现在不一样的`地方。

  (引导幼儿发现长大了后自己的身体各部位有什么变化,并鼓励幼儿在集体中大胆讲述。)

  2、幼儿讨论现在自己能做什么事了,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一个能干宝宝。(教师观察幼儿的自由交谈情况)

  3、根据幼儿自由交谈情况进行总结。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材贴近幼儿生活,组织形式也较新颖,在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参与度高,尤其是在讲述自己长大的变化时都抢着讲述,乐于与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所以这次活动开展得比较成功。

  通过此次活动让我深刻意识到:当今社会幼儿接受的新鲜事物多、想象力丰富,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与主张。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好奇、求知的欲望了也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发现、尝试、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活动进行起来师生都感到轻松、愉悦,幼儿接受得快、掌握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其实不是需要一个教师而是需要一个合作伙伴。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对沉浮现象有兴趣。

  2.尝试运用借助辅助材料的方法,变化物体的沉浮现象。

  3.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4.体会发现沉浮现象与探索沉浮逆向变化的乐趣。

  材料准备

  1.水盆、操作盘、分类盒、记录表、笔。

  2.小泡沫板、不同材质的小球(木珠、玻璃球、塑料球、铁珠、乒乓球)、吸管、雪花片、瓶子、盒子、纸、木块、小木条、石子、海绵、树叶、羽毛、回形针,小铁夹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

  指导要点

  1.运用玩一玩的方法让幼儿发现物体的沉浮现象,对沉浮现象有兴趣,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物体的沉与浮。

  2.通过分一分,让幼儿对沉、浮的物体进行分类,并尝试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之间轻重的不同。

  3.鼓励试一试,尝试采用物体本身的特点借助辅助材料,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让浮着的沉下去,或是“站”在水中,并能用简单的图画记录探索的结果

  实施步骤

  1.提供收集的不同材质的材料,如小泡沫板、不同材质的小球(木珠、玻璃球、塑料球、铁珠、乒乓球)、吸管等等,让幼儿把让他们放在水中玩一玩,看一看,说说自己的发现。

  2.提供记录表让幼儿用简单的图画(如箭头向上表示浮,向下表示沉)记录不同物体的沉浮现象,并用边连贯的语言交流记录的结果。

  3.按沉、浮现象的不同把材料归类分成两大类,并结合已有的经验进行简单的比较,了解一般情况下轻的东西会浮着,重的东西会沉下去。

  4.鼓励幼儿采用物体本身的特点(瓶子可装水)或借助辅助材料,探索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让浮着的东西沉下去,或让其“站”在水中。这时可增加一些材料,如橡皮泥,双面胶等可帮助物体增加重量,也可让沉浮物体粘在一起,或使材料的沉、浮现象发生变化。在幼儿操作成功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来时,引导幼儿加重浮的物体一边的重量,尝试让物体“站”在水中。

  5.提供记录表用图画的方式记录探索的过程与结果,并进行交流与验证。

  6.在幼儿成功让一件物体变化沉浮现象后,引导幼儿挑战用不同的方法使这个物体继续变化沉浮现象,或挑战不同的材料变化沉浮现象,比比谁的方法多,谁让更多的物体变化了沉浮现象。

小班教案 篇4

  一、目标:

  1、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初步学说儿歌。

  2、体会文学活动带来快乐。

  3、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判断、想象,大胆进行讲述。

  二、准备:

  课件(PPT),电视机,电视。

  三、过程:

  1、引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旅行过吗?到过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好玩的?”

  (2)幼儿自由的讲述。

  2、找秘密,学习儿歌内容 。(PPT)

  (1)师:“小老鼠听到小朋友说旅行这么好玩,它也想去旅行了,看,小小老鼠出发了,它会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呢~”(课件-音乐)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边听音乐边拍手打节奏,感受快乐。)

  (2)师:“咦,你们看,小老鼠在树丛里发现了一条绳子,‘吱吱吱,吱吱吱,爬绳子喽;吱吱吱,吱吱吱,爬绳子喽’我们一起学一学小老鼠的样子:‘吱吱吱,吱吱吱爬绳子喽,吱吱吱爬绳子喽’。”(课件)

  师:“这里怎么会有绳子呢?你们猜猜看这绳子会是什么?”

  师:“到底是不是呢?睁大眼、仔细看好了!”(课件)

  师:“哈哈!!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运用儿歌的语言讲述)”原来是什么呀?(引导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师:“和老牛挥挥手告别,小老鼠继续它的`旅行。”

  (3)同样的方法请幼儿来揭示秘密,师幼共同学习儿歌的内容。

  师:“它来到了一块草坪,吱吱、吱吱,看,这像什么呀?”“小老鼠以为那是一座小山坡,他就‘吱吱吱,吱吱吱,爬山坡喽’”(师幼边模仿边学说:吱吱、吱吱,爬山坡喽!)

  师:“那它原来是什么呢?”(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引导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乌龟的龟壳呀!)

  师:“呵呵!真好玩,小老鼠一边唱着欢快的歌曲一边继续它的旅行。”

  师:“来到一片花园里,吱吱、吱吱,爬管子喽!谁告诉我,小老鼠刚刚在干什么?”

  师:“那这管子会是什么呢?”(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呀!)

  师:“旅行可真好玩,小老鼠告别大象一蹦一跳的继续着它的旅行。”

  师“ 它来到森林里,吱吱、吱吱,看,这有洞洞哦”(引导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吱吱、吱吱,钻洞洞喽!)

  师:“猜猜看,这洞洞原来会是什么呢?”(模仿并学说:原来是小猪的大鼻孔呀!)

  (4)幼儿欣赏儿歌内容。

  师:“小老鼠遇到这么多好玩的事情可真高兴,还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吱吱,吱吱,爬绳子喽......”教师边用儿歌的语言讲述并播放课件。

  (5)幼儿学念儿歌。

  (6)请幼儿边学小老鼠的动作边完整的念儿歌。

  3、师:“小老鼠的旅行可真好玩,直到星星和月亮都出来了,它才回到了家。”

  4、“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小老鼠一样去旅行呢?也能遇到这么多好玩的事情?(想)好,那我们出发吧!”(听音乐出教室)

  附: 儿歌:小老鼠的旅行

  吱吱吱,吱吱吱,爬“绳子”喽,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吱吱吱,吱吱吱,爬“山坡”喽,原来是乌龟的龟壳呀!

  吱吱吱,吱吱吱,爬“梯子”喽,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呀!

  吱吱吱,吱吱吱,钻“洞洞”喽,原来是小猪的大鼻孔呀!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托教的孩子吃饭时老是爱把不想吃的菜扔在餐桌上,例如白菜黄瓜萝卜冬瓜都不爱吃,还有很多孩子就吃米饭,不吃菜。生活老师很是头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蔬菜,让幼儿知道常见蔬菜的名称并能说出他们的作用。

  2让幼儿了解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建康成长。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教学重点、难点

  1幼儿知道常见蔬菜的名称并能说出他们的作用

  2让幼儿了解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

  活动准备

  1蔬菜的图片

  2实物样品,准备一些常见的蔬菜如白菜黄瓜萝卜冬瓜土豆笋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蔬菜样品,让幼儿摸摸,闻闻并告诉他们各种蔬菜的名称

  2分类比较,哪些是生吃的,哪些是熟吃的。

  3教师讲解,不同的蔬菜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我们要长大长高必须吃各种不同的蔬菜,否者体内的营养成分缺失,不但容易生病,还长不高,长不大。

  4教师讲解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

  5讨论-------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爱吃蔬菜吗,挑食吗?挑食好不好?你以后吃饭怎么做?

  6个别发言

  7游戏活动

  找图比赛,幼儿每4人一组,教师说出蔬菜名称,幼儿拿出相应的图片,看谁说的又快又准。

  8教师引导总结,挑食是一种不好的现象,蔬菜的营养成分很高。不同的蔬菜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多吃蔬菜不偏食,我们才能长大,长高

  教学反思

  1 在这次活动中很多小朋友能够积极参与活动,知道了挑食不好,并表示以后吃饭不挑食多食蔬,但是在活动中也有少数小朋友不爱发言,讨论不积极。

  2这次活动如果在放一些有关动画片让小朋友自己感悟挑食不好效果会更好

  3今后要在活动设计的多样性上下功夫。

小班教案 篇6

  一、设计理念:

  我班的幼儿大多都是城里的孩子,很少看到蚕豆,对蚕豆这种植物也缺乏认识。因此,我利用蚕豆这一乡土资源,设计了这么一个科学活动,通过出示蚕豆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观察认识蚕豆荚、蚕豆,最后品尝蚕豆食品。这些环节,让幼儿对我们乡土资源--蚕豆有所认识。

  二、教案目标:

  1、通过掰蚕豆,让幼儿感知蚕豆的特征和用途。

  2、产生操作探索蚕豆的兴趣。

  重点:通过掰蚕豆,让幼儿感知蚕豆的特征和用途。

  难点:产生操作探索蚕豆的兴趣。

  三、教案准备:

  每位幼儿1-2粒蚕豆荚,各种蚕豆食品若干。

  四、教案过程:

  (一)、出示蚕豆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蚕豆娃娃的指偶:

  你们认识我吗?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蚕豆娃娃。

  与小朋友们互相问好。

  (二)、认识蚕豆荚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认识蚕豆荚的.的形状和颜色。

  2、让幼儿摸一摸,体会摸上去的感觉。

  3、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教师小结:这叫蚕豆荚,蚕豆荚是绿色的,长长的,两头尖;摸上去有点毛;捏一捏,硬硬的;像小船,像月亮。

  (三)、认识蚕豆的外形特征。

  1、看一看,里面的蚕豆的形状、颜色。

  2、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4、想一想:蚕豆与蚕豆荚的关系。

  五、幼儿操作:掰开蚕豆皮,观察蚕豆瓣。

  教师小结:蚕豆荚里面有蚕豆,蚕豆是扁扁的椭圆形,淡绿色,掰开皮,里面有两片豆

  六、通过品尝,了解蚕豆的作用。

  1、品尝蚕豆食品,知道蚕豆的多种吃法。

  2、启发幼儿说说还吃过哪些用蚕豆制成的食品。

  娃娃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用蚕豆娃娃引出课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分步进行探索,先从外面的蚕豆荚开始,到蚕豆的外形特征,再到观察蚕豆瓣,让幼儿有层次的探索理解。

  通过品尝,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并扩散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小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这一内容包含二个方面要求:一是会分辩裤子的里外前后,二是穿着裤子的正确方法和顺序。幼儿已经学过穿秋天的单裤和初冬的裤子,也有一些分辩裤子前后的经验。但是,由于假期中,春节期间又增添了不少新款的较厚的冬季裤子,因此,可能会在分辩“前后”方面发生困难。另外,幼儿在穿着两条以上裤子时,还须顾及里面裤腿的平脚,这对一部分幼儿来说也尚有问题。据此,在设计活动中,一要注意引导幼儿运用过去的经验来分辨冬季裤子的前后面;二要提醒幼儿在自下而上的拉裤腰的过程中,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内裤裤腿卷缩。三要用一则顺口溜来提示穿裤子的方法与步骤,并增添愉快的.练习气氛。

  活动目标

  1、能分辩冬季裤子与前后面,学习自己穿裤子。

  2、学会自己有序地、整齐地穿着裤子。

  3、体会到自己穿裤子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分清不同款式裤子的前后面,用正确的方法穿裤子。

  2、难点:男孩的裤前拉链的使用(易将里面内裤卡在拉链上),以及能整齐地穿上裤。

  活动准备

  1、幼儿各自当天所穿的冬季外裤。

  2、新奇角或活动区放置一些娃娃的各款裤子,供幼儿练习。

  活动过程

  1、用开“聪明小火车”方式,引导幼儿依次描述自己裤子的前片上有什么。

  说明1:这样有助于幼儿在平行影响中获得更多的分辨裤子前后片的方法:如看贴花、口袋、拉链、扣子等等。

  说明2:幼儿讲完后,教师应稍稍加以归纳。

  2、由1—2名幼儿示范穿裤子的方法与步骤;教师作适当的讲解。

  要点:

  (1)裤子的前片要向上(或向前方),双手拦住裤腰,坐在椅子上,逐一将腿伸入裤腿。穿上后站起将裤缝处拉正,并将内衣塞入裤腰内。有带、后、链者系上。

  (2)如有内裤,应塞入袜筒,以免向上卷缩。

  3、幼儿边看教师念顺口溜(或自己念),边练习穿裤子:拉着裤腰儿,穿进裤腿儿,伸出腿丫儿,自己穿裤儿,真是乖孩儿。

  说明1:幼儿穿裤子时,教师可重点指导使用门襟拉链有困难的男孩。

  说明2:教师也可利用顺口溜的最后两句,对穿好裤子的幼儿作评价和鼓励。

  4、活动的延伸:

  幼儿在生活区为娃娃穿各种裤子。(或在家里自己尝试穿不同款式的裤子)

  活动建议

  1、此活动可根据幼儿穿裤子的能力分小组进行。

  2、此活动宜在幼儿午睡起床时进行。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生活能力得到了锻炼,进一步学会了穿裤子。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精选)07-24

小班教案(经典)07-24

小班教案07-20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的教案04-26

小班教案[经典]07-27

小班教案[精选]07-22

小班教案(精选)07-30

小班教案【精选】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