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07-29 08:49:5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大全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大全6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水活动”让幼儿学会围绕主题谈话,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自由交谈,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

  2.帮助幼儿学会用简短的语句谈论玩水的过程,学会用“高兴”、“开心”、“有趣”等词汇表达玩水时的愉快心情。

  3.帮助幼儿掌握在不同场合用不同音量说话的谈话规则,知道自由交谈时,讲话声音要轻;集体谈话时,讲话声音要响亮。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大盆六个,盆中放水。

  2.各种瓶子、塑料盒、积木、弹子、纸折的船、泡沫块等物体若干。

  (二)知识经验准备 尝试玩水方式。

  三、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幼儿先随意在水中玩耍,然后教师参与玩水活动,并帮助幼儿记住玩水的用具、声音、玩具的浮沉。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玩水过程。

  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

  集体谈论“玩水”。在自由交谈的.基础上,请几位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话,能用简短的句子说一段话。

  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拓展话题。你们喜欢玩水吗?玩水时心里高兴吗?幼儿根据新的问题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幼儿谈话的语句反馈给大家。如小朋友说:“我用瓶子装水时,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我觉得很好玩,心里很高兴。”教师启发幼儿说出不同的玩水感受,并运用不同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心情(如:开心、快乐、有趣等)。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了解沉与浮。

  艺术:音乐活动“洗手绢”。

  五、生活中渗透 洗手时引导幼儿注意水声及水的物理特性。

  六、环境中渗透 张贴节约用水的宣传画。

  七、家庭中渗透 要求家长在家里注意强化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洗澡时用简短的语句讲出玩水的心情。

  八、活动评价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妈妈很关心自己、很辛苦,愿意听妈妈的话。

  2、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阅读大图书,帮助幼儿理解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宝宝的。

  1、早晨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

  2、妈妈下班回来后还要做什么事情?

  3、晚上妈妈做了哪些事情?

  4、小结:妈妈很关心自己的孩子,每天都要为孩子做许多的事,妈妈很辛苦的。

  二、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

  提问: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你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呢?(鼓励胆小幼儿参与表述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的)

  三、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提问:我们有这么好的妈妈,他们这么关心我们,我们应该怎样谢谢好妈妈呢?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昆虫并知道它们的运动方式。

  2、在学习儿歌的基础上能大胆创编儿歌。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语言游戏中体验互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昆虫

  2、花丛场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起幼儿兴趣1.师幼扮演蜜蜂入场。

  1、教师:蜜蜂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蜜蜂妈妈带你们一起到花丛中去玩!准备好了吗?

  (听音乐《蜜蜂做工》入场)

  2、教师:蜜蜂宝宝们都到了吗?你们猜猜看,花丛里除了我们蜜蜂宝宝,还有哪些朋友?

  (蜻蜓、蝴蝶……)

  3、教师:蜜蜂妈妈现在就来找一个好朋友出来,仔细看看,我找到了谁。(听音乐《找朋友》)

  4、教师:我找到的朋友是谁啊?(蚱蜢)

  教师:和小蚱蜢打个招呼。(小蚱蜢,你好)蜜蜂宝宝你们好!

  5、教师:小蚱蜢要念一首很好听的儿歌,仔细听哦。

  儿歌:一只小蜜蜂呀,飞进花丛中呀,东飞飞,西飞飞,找到一只蚱蜢,跳呀,跳呀。

  6、教师:小蚱蜢是怎样运动的呀?(跳)是跳呀,跳呀。来我们一起说说看,跳呀,跳呀。

  教师:想跟小蚱蜢一起念这首儿歌吗?

  7、学习儿歌。

  (1)教师:蜜蜂宝宝们,请你们赶快找个空地方站站好,我们一起念儿歌。

  (幼儿跟随教师念儿歌2遍)

  (2)教师:你们念得真好,老师真喜欢你们,为自己的表现鼓鼓掌!请蜜蜂宝宝们赶快坐下来。

  二、到花丛中找朋友,尝试创编儿歌

  1、在音乐中去找朋友。

  教师:刚才蜜蜂妈妈从花丛里找到了好朋友蚱蜢,花丛中还藏了很多朋友呢,你们想不想去找一找?

  教师:那请你们一边唱着《找朋友》的歌曲,一边去花丛里找朋友吧。

  2、说说找到的朋友。

  教师:蜜蜂宝宝们,你们找到了哪些朋友呀?(蜻蜓)师:蜻蜒是怎样运动的啊?(飞的)是飞呀,飞呀。

  教师: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呀?(爬呀,爬呀)师:还有谁找到了不一样的好朋友?(蟋蟀)

  师:蟋蟀是怎样运动的啊?(跳呀,跳呀)

  3、创编儿歌。

  教师:蜜蜂妈妈找到了蚂蚁,我要把找到的朋友编到儿歌里。

  教师: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东飞飞,西飞飞,找到一只蚂蚁,爬呀,爬呀。(教师示范)

  教师:谁来试一试把你的朋友编到我们的儿歌里?

  4、请幼儿编儿歌。

  (1)先请一名幼儿表演(如蝴蝶飞)。

  教师:还有哪些宝宝找到蝴蝶的?一起来试试看。

  那刚才是一只小蜜蜂,现在有这么多的小蜜蜂,应该怎么说?(一群小蜜蜂呀)

  教师:你们念得真好,现在请找到蚂蚁的宝宝来把你的朋友遍进儿歌里。

  教师:还有谁找到不一样的朋友?

  教师:那我们请找到蟋蟀的宝宝来把蟋蟀编到儿歌里。

  5、在游戏中复习儿歌。

  教师:蜜蜂宝宝们真能干,把找到的朋友都编进儿歌了,想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吗?

  教师:那我们赶快走到圆圈上来!

  教师:我们先请找到蚂蚁朋友的蜜蜂宝宝到中间来,现在我们先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

  然后把蚂蚁朋友编进儿歌里,呆会我们再交换,好吗?

  教师:蜜蜂宝宝们,我们一边唱找朋友的`歌曲,一边绕着这个方向走哦!(再次游戏复习儿歌。)

  教师:蜜蜂宝宝们,你们还想找到哪个好朋友呀?(蟋蟀)

  教师:那请小蟋蟀到中间来。

  教师:我们请找到蚂蚁朋友的宝宝到中间来。

  三、结束部分,送"朋友"回家

  教师:蜜蜂宝宝们,游戏好玩吗?我们先坐下来休息一会。

  玩了这么久了,我们的朋友都累了,要把它们送回家休息,这里是会飞的朋友的家,

  这里是会爬的朋友的家,这里是会跳的朋友的家,你们愿意把它们送回家吗?

  送的时候不要忘记说"好朋友,我把你送回家"。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袜子,能根据袜子的颜色、图案、大小进行一双袜子的配对,知道袜子的作用。

  2、能仔细观察,大胆的说出袜子的颜色、图案等特征,尝试叠袜子。

  3、乐意并积极的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袜子若干

  2、收纳盒3个

  活动过程:

  一、找一只自己喜欢的袜子,认识袜子。

  1、(出示袜子)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朋友?(袜子朋友)这些袜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袜子,喜欢这些袜子吗?请你找一只你喜欢的.袜子看一看、说一说它是什么样?

  小结:原来有这么多种袜子,它们有的颜色不一样,有的图案不一样,有的大小也不一样。

  3、引导幼儿认识袜口、袜跟、袜头,并能区分袜口、袜跟、袜头。

  二、帮袜子找朋友,袜子配对。

  1、咦,我好像听到袜子在哭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哭吗?原来袜子的好朋友不见了,它在哪呢(出示另一只袜子)。

  2、请你来帮你的袜子找好朋友(引导幼儿给袜子配对)。

  小结:像这样两只颜色、图案、大小都一模一样的,叫一双袜子。

  三、把袜子送回家,学习卷袜子。

  1、平时你们在家里的时候,妈妈喜欢把袜子放在哪里?

  2、(出示收纳盒)你们看见过这个东西吗?这个东西可以专门放袜子,叫收纳盒,妈妈把袜子叠好了,放在收纳盒里,这样就会很方便。

  3、你会叠袜子吗?请你来试一试(请幼儿示范)。

  4、教幼儿叠袜子的方法:袜头对袜头,袜跟对袜跟,袜口对袜口,卷、卷、卷,卷、卷、卷,张开大嘴巴,啊呜一口吃掉它。

  5、幼儿把叠好的袜子放进收纳盒里。

  四、袜子的作用。

  1、小朋友今天和袜子做朋友开心吗?袜子有什么用?

  总结:冬天到了,袜子是小脚的好朋友,它穿在脚上不仅觉得很舒服,而且还可以保暖。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圆形的特征,能找出大小不同的汽车相对应的车轮并粘贴。

  2、愿意尝试操作,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 画两辆汽车,车轮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

  2、各种形状的积木若干,每个幼儿一张大小不一、红黄绿不同的的汽车图片与轮子。

  3、《汽车开来了》的音乐磁带,红黄绿三个停车场。

  活动预设

  价值分析

  (包括主要环节、关键问题与教师小结,力求简明、清晰)

  一、 在探索中感知圆形的积木会滚动。

  1、宝宝们,把眼睛蒙起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玩具,看看是什么呀?(积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积木,你们放在地上滚一滚,看看那种积木会滚的?(幼儿自由操作)

  2、宝宝们看一下,老师这里哪一种积木会滚的?(圆形的)

  3、我们拿一个圆圆的积木在桌上滚一滚,边便滚边说:轱辘辘、轱辘辘。

  4、好,圆形的积木要回家了,我们把它送回家吧。(请幼儿把积木放回蓝子里)

  二、说说汽车轮子的形状

  1、今天,我碰到了一个粗心的小画家,他画了两幅图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车轮为正方形、三角形的汽车。)

  2、这两辆小汽车有什么不对劲呀?(如幼儿说不出,可用手指到轮子上作提示)

  小结:原来汽车的轮子画错了,轮子应该是圆形的。

  三、给汽车安装合适的轮子

  1、今天老师请你们帮汽车装轮子,看看,老师这里有两种汽车(出示大小各一辆),一种是大汽车,一种是小汽车,大汽车应该装什么样的轮子?(大轮子)小汽车应该装什么样的轮子?(小轮子)请两位幼儿上来粘贴轮子。

  2、下面请宝宝们一起来安装汽车轮子,大汽车装大轮子,小汽车装小轮子,轮子装好了,汽车就能开了。

  (幼儿装轮子,教师巡回指导,当幼儿装好轮子时,引导幼儿发出嘀嘀的`声音,表示自己装好了。)

  四、游戏:开汽车

  教师:轮子装好了,我们一起来开汽车吧,瞧,这里有红黄绿三个停车场,看看自己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的,就把汽车开到什么颜色的停车场。(音乐:汽车开来了)

  (包括各环节背后的思考与价值)

  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在第一环节中,我直接让幼儿玩一玩、滚一滚不同形状的积木,感知圆形的积木会滚动,一下子把幼儿吸引进去,带入角色中,激起孩子强烈的探索兴趣。

  一边说,一边做的形式是非常符合小班孩子年龄特点的,通过让幼儿边玩边说轱辘辘,增加词汇量,锻炼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并增添游戏的趣味性。

  利用富有情节的内容,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些已有生活经验,幼儿会饶有兴趣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将刚才操作得出的结论:圆形的积木会滚动迁移到现在的汽车轮子中,知道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

  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不同的要求,给大汽车安装大轮子,小汽车安装小轮子,让幼儿复习了按大小匹配分类,巩固了数概念。

  在进入停车场休息时我又设计了让孩子按颜色分类的活动。这个过程以游戏为主要形式,整个过程动静结合,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体验。

小班教案 篇6

  小班活动教案:分果果

  活动目标:

  1、在送水果的过程中,尝试按数取物。

  2、感受分享水果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水果(桔子、苹果、梨)若干、水果单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兔宝宝今天要来我们班作客啦,我们用什么好吃来招待小兔呢?

  (好吃的水果、糖果、巧克力……)

  2、呀,我们有这么多的水果,我们就为兔宝宝准备一些水果吧。

  二、分果果

  (一)挑果果(准备一只兔子和老师桌上放一只大篮子)

  1、请你在果篮里选一样你最喜欢水果送给小兔。

  提示:我送给小兔一只红红的.苹果

  2、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果篮里有几只苹果?几只橘子?几只生梨?

  (一边数一边出示数字卡片)

  小结:水果有酸酸的、甜甜的、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二)果果装篮

  1、兔奶奶生病了,小兔子要回家了,我们给生病的兔奶奶送什么呢?

  2、请你为兔奶奶来挑选4只新鲜的水果,放进你的小果篮。

  (幼儿操作,幼儿交流:我给兔奶奶送去了X只XX和X只XX)

  3、兔奶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请你向兔奶奶介绍你送给他的水果。

  提醒幼儿把水果送进兔奶奶的果篮。

  小结:兔奶奶吃了我们送他的水果,身体很快就好起来了,身体棒棒的。

  三、送果果

  1、兔奶奶说你们送了这么多的水果,我吃不完,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1)(出示水果清单)看,这是兔奶奶帮我们配好的水果单。

  交流:图示、点子卡、数字。

  (2)幼儿操作,根据任务卡装果篮。

  提醒:幼儿将装好的果篮送给好朋友或客人老师。

  四、吃果果

  兔妈妈看到我们的小朋友这么有礼貌,送来了一盆桔子,先洗洗手,我们一起分享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的教案04-26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精选]07-22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经典]07-27

(精选)小班教案08-24

(经典)小班教案08-02

(经典)小班教案08-28

小班教案(经典)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