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7-19 08:44:06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教案集锦十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大班教案集锦十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用多种形式,唱出小闹钟铃声的节奏和音色的变化。

  2.想像各种小闹钟的形象,用动作表现我是一个小闹钟的有趣情景

  二、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活动目标: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用多种形式,唱出小闹钟铃声的节奏和音色的.变化。2.想像各种小闹钟的形象,用动作表现“我是一个小闹钟”的有趣情景 二、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有小闹钟的基本知识

  物质准备:幼儿自制小猫、小鸡、青蛙的小闹钟头饰(放于两边准备好的桌子上面);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

  教师带领孩子随着音乐的旋律以做律动的方式入场。(注意将由弱到强的音色,用动作表现出来)

  (二)练声(引导孩子掌握这首歌的基本唱法)

  1.感知闹钟的铃声

  (1)教师悄悄地按响事先准备好的闹钟铃声。

  提问“咦,这是什么声音啊?”

  “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注意要提示孩子是由弱到强的响。)(2)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在响铃的时候,要由弱到强吗?”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只有让铃声由轻轻的慢慢慢慢的变响,这样才能让我舒舒服服的醒来,而不会被突然的响声给吓到。”

  2.模唱闹钟的铃声

  (1)教师边弹琴边带着孩子学唱,重点训练孩子能用自然声由轻到响的进行练声,并引导孩子注意在唱歌时的坐姿。

  (2)师:“你们家的闹钟会发出怎样好听的声音呢?”“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吧。注意咯,在唱歌前,我们先要坐正身体,屁股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处,挺胸、抬头,这样我们的声音才会更好听。”

  (三)学唱歌曲

  1.熟悉歌曲,感受歌曲的完整性

  师:“付老师家也有一个闹钟,我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样唱歌的吧!”“仔细听,歌曲里都唱了什么?”(叮铃叮铃咚)

  2.教师完整播放音乐一遍。

  3.师:“你们都听清歌曲里唱什么吗?”引导孩子熟悉歌词并带孩子拍打身体的各部位,拍出完整念出歌词。

  4.学唱。

  教师可运用多种形式让孩子来学唱歌曲,如:集体学唱、男女分唱等形式。

  (四)创编歌曲

  1.展示头饰,创编歌词

  师:“今天付老师啊,知道要跟你们做游戏,特别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动物闹钟头饰,快看看是什么动物吧!”

  引导孩子集体熟悉动物们的叫声和走路的样子。

  2.游戏:问答歌

  注意孩子的回答,并引出问答歌环节;孩子用各种动物的声音、动作来表示铃声,老师带领孩子将整首歌曲唱完。

  3.集体表演

  教师播放伴奏带让孩子们集体歌表演,将活动推至高潮。

  (五)结束部分

  “叮铃叮铃咚”小闹钟又响了,它提醒我们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我们去运动吧!

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2、根据诗歌句式,结合自己喜欢的职业尝试创编一段诗歌。

  3、有长大后建设祖国做一个有用人的愿望。

  教学准备:

  课件、电视机、电脑。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各种职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难点:

  结合自己喜欢的职业尝试纺编诗歌。

  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讨论法、情景导入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提问:小朋友你们有理想吗?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呢?为什么?

  2、引导幼儿大声回答问题。

  3、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知道自己长大了要为祖国奉献,真不错!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我们听听诗歌里的小朋友长大了都愿意当什么。

  二、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熟悉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老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引导幼儿欣赏。

  2、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诗歌里的小朋友长大了要做什么呢?

  3、引导幼儿回忆诗歌内容。

  4、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诗歌里的小朋友的理想很伟大,能为我们的生活做出很大的贡献。

  三、引导幼儿看图片学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请幼儿边看图片边学习念诗歌。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诗歌的内容了,你们能连起来完整的说一遍吗?

  2、将部分图片遮住再次引导幼儿学念诗歌。

  师:现在把一些图片合起来,看你们能念出来吗?

  3、盖上图片,请幼儿大胆朗诵。

  师:不错,现在难度加大了,全部合起来了,试一试

  4、请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

  四、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理想编入诗歌中。

  1、提问:刚才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理想,那你们能把理想编到诗歌里吗?

  2、鼓励幼儿大胆仿编。

  3、组织一起念一念新纺编出的诗句。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首尾相连的自然测量方法,初步掌握用自然物进行测量。

  2、具有对测量方法进行探索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科常区里幼儿尝试自然物测量。

  2、环境材料准备:各种测量工具(绳子、纸条、布条、毛线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价值分析:交流巩固竹子的用途,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出示竹林图片

  2、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

  小结:竹林种植了许多的竹子,竹子可以做工艺品、纺织品、家具,竹笋还可以吃。

  二、学习正确的自然测量方法(价值分析:了解首尾相连的自然测量方法,学习用自然物测量竹子。)

  1、第一次测量

  (1)提问:竹子有多高呢?(幼儿讨论)

  (2)师:这里有一些工具,请你们选一种来给竹子量一量。

  (3)幼儿尝试测量,提醒幼儿在测量时要仔细。

  (4)提问:你是用什么测量竹子的,怎么量的?

  (5)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教师点评。

  2、教师示范以毛线进行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教师示范测量方法。

  测量时,找准起点要一段接一段,头尾相接地测量,这种方法我们叫首尾相连。测量的时候注意一定要从起点开始进行测量,每次将测量工具放平放直,注意不要倾斜。

  3、第二次测量

  (1)幼儿运用测量首尾相连的方法再测量同一根竹子。

  (2)幼儿进行记录并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

  三、最高的竹子(价值分析:通过测量最高竹子巩固首尾相连自然测量方法。)

  1、提问:请你找找最高的'竹子,使用绳子用刚才的方法量一量它有多高?

  2、提问:你找到的最高的竹子是哪根,它有多高?

  3、幼儿交流,集体验证。

大班教案 篇4

  一、亲亲热热——绕花园

  指向:喜欢和家长一起做游戏,愿意展示自己。

  1、家长带宝宝面向教师坐成半圆,教师挥手与家长、宝宝打招呼,家长带宝宝挥手回应。

  2、教师:“宝宝,小猫走来了,绕着花园走呀走,我们也来学小猫绕花园。”依次请家长起立带宝宝边唱歌曲《绕花园》边做模仿动作,教师和其他家长一起协助唱歌并拍手打节奏。每做完一次游戏,教师问宝宝:“小猫咪,叫什么?”家长带宝宝回答:“我叫XXX。”其他家长、宝宝一起拍手表扬说:“XXX、XXX,你真棒!”

  3、游戏继续,直到每个宝宝都被介绍到。

  二、做做玩玩——敲球台

  指向:学习使用锤子,提高动作的准确性。

  准备:人手1份:三层球台,小球放在小盆中。

  过程:

  1、教师以标准姿势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

  2、教师介绍活动材料,演示游戏方法。

  教师出示三层球台:“宝宝,这是一座三层的小房子,上面有几个洞洞,我们来看小球怎样一层一层地下楼梯。”

  从盆中取出小球,将小球放在球台顶端的入口处,然后握锤敲击球台口上的小球,将小球敲入球台内,请宝宝观看小球沿着球台的通道逐层滚落。

  提示家长:宝宝以前玩过敲锤盒,对使用锤子有一定经验。本游戏中的三层球台,趣味性明显高于只有一层的锤盒,可以激发宝宝的操作欲望,对提高宝宝手臂的力度和控制哪里有更大作用。

  3、家长协助宝宝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盘,并和宝宝一起玩游戏。

  教师观察宝宝和家长的操作情况,给予提示或指导。如请家长指导宝宝对应放球,及时用语言提示小球的颜色,引导宝宝丰富对颜色的感知;允许宝宝用多种方法玩球,如手掌按球入洞等;指导宝宝正确使用锤子,提醒宝宝锤子步可以到处乱敲,注意防护宝宝安全等。

  4、15~20分钟后家长带宝宝一起収归玩具和工作毯。

  三、走走跑跑——和小动物一起走

  指向:锻炼走步能力。

  准备:人手1个推竿玩具,拱形球门,软球。

  过程:

  1、家长带宝宝面向教师围成一圈,教师出示推竿玩具,介绍推竿玩具上的小动物。

  “宝宝,看!小鸭子,小鸭子走得好快哟!”在地上推动推竿玩具,引导宝宝观察“小鸭子”上快速滚动的“小脚”。

  2、教师将推竿玩具发给每个宝宝,家长带宝宝取推竿玩具自由练习。

  提示家长:引导宝宝认一认、说一说手中推竿玩具上小动物的名称并指导宝宝练习推动;防护宝宝举起推竿玩具碰伤别人。

  3、组织家长带宝宝进行推玩具走的比赛。

  四、玩玩说说——滚珠画

  指向:感知色彩的变化,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准备:人手1份:透明食品盒内放白纸;三小碗颜料(红、黄、蓝各1),碗内放1~2粒玻璃球和1把小勺,每桌一份。

  过程:

  1、家长带宝宝围着教师坐成半圆,教师介绍面前桌面上的各色颜料,引导宝宝注意颜料碗里的玻璃球。

  2、演示滚珠画的操作步骤。

  将一张白纸放入食品盒底,用小勺舀起颜料碗内的.玻璃球,放入盒内。再将盖子盖紧,双手扶盒两边进行摇晃。最后将盒盖打开,让宝宝观察白纸的变化,再换另一粒其他颜色的玻璃球,按以上方法进行摇晃,打开盒盖,介绍美丽的画纸。

  提示家长:请家长帮宝宝舀好颜色玻璃球,将盒盖盖紧后交给宝宝,让宝宝来摇晃滚珠。如果宝宝愿意尝试用勺舀珠,家长也可以协助宝宝完成动作,帮助宝宝调换其他颜色,让宝宝重复活动,直至纸上滚满各色线条。

  3、家长与宝宝一起“滚珠画”,教师随机观察指导。

  提示家长:不要把各色颜料混在一起;注重引导宝宝观察白纸的变化,引发宝宝的操作兴趣;注重过程中语言的提示,提高宝宝对颜色的感知等。

  4、操作完后,引导家长带宝宝相互欣赏作品。

  五、开开心心——小小鸡

  指向:在家长帮助下,学习追逐和躲闪。

  准备:小鸡、老鹰手偶各一个,场地上有小房子或屏风。

  过程:

  1、家长带宝宝围着教师站成半圆,教师出示手偶小鸡和老鹰,边演示边讲述《老鹰抓小鸡》。

  2、教师扮演老鹰,请家长带宝宝学做鸡妈妈和小鸡,一起玩游戏。

  家长带宝宝在场地上四处走,教师走出来:“老鹰来啦,要来抓小鸡啦。”家长:“宝宝快跑,老鹰来抓小鸡了。”“老鹰”追逐“小鸡”,家长带宝宝躲闪并带宝宝躲进小房子或屏风后。

  3、向家长提出指导要求:用积极的情绪投入游戏,协助宝宝学习躲闪;注意防护宝宝安全,不要相互碰撞等。

  教你一招:家中的饮料瓶、奶粉桶、筷子、笔等都是宝宝喜欢的敲打玩具。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喜欢小动物似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幼儿园东侧有一片“小竹林”,那里成为孩子的乐园。一天户外活动,孩子们又到那边去“寻宝”。我走过去听到他们说:“小瓢虫真可爱。”“瓢虫吃什么?”“那么瓢虫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我设计了此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寻找答案,同时也给他们一个全面探索瓢虫秘密的机会。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瓢虫的知识。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选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瓢虫。

  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瓢虫图片或课件若干。

  2、油画棒、橡皮泥、绘画纸、彩色卡纸各若干,固体胶和剪刀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瓢虫的生活习性。

  1、观看课件提问:这是什么?为什么叫瓢虫?它的身体有什么特征?

  :对,是瓢虫。瓢虫的形状像用来盛水的葫芦瓢,所以叫瓢虫。瓢虫的身体很小,只有一粒黄豆那么大,踏实一种办个圆球那样的小甲虫,有两层翅膀,外面的`一层叫鞘翅,鞘翅小妹有一层软翅膀,能够飞翔。

  2、这只瓢虫身上有几个斑点?

  七个,这是七星瓢虫,我们可以根据瓢虫身上的斑点来确认是什么瓢虫?如有两个斑点就是二星瓢虫。

  3、观看课件提问:瓢虫喜欢吃什么?

  :瓢虫喜欢吃叶子上的蚜虫,会保护庄稼。一只瓢虫一天能够100多只蚜虫。瓢虫分益虫和害虫。

  益虫有: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

  害虫有:十一星瓢虫和二十八星瓢虫等。无论是益虫还是害虫都喜欢吃蚜虫。

  4、观看课件,请幼儿说出图中瓢虫的名称。

  5、提问:瓢虫怎样保护自己?

  :瓢虫身体虽小,但许多强敌都对它无可奈何。特别是七星瓢虫,它的3对细脚关节上有一种化学武器,能分泌一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使敌人受不了而逃走,它还有一种装死的本领,瞒过敌人而求生。

  二、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瓢虫。

  1、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瓢虫,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只瓢虫。

  2、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剪贴、(大考吧幼儿教育 )泥工、绘画。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观赏。

  将幼儿作品按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展示。

  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方法和操作过程。

  活动反思

  我觉得老师设计的活动内容必须是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以及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与情景是紧密联想的。使学习对象和学习者密不可分。这次活动是幼儿在主动的观察中自然产生,由此小小瓢虫激发了孩子有趣的探索,幼儿的探索得等了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能力了,也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1、初步了解豫剧中的脸谱、服饰,运用废旧材料进行戏曲服装的创作。

  2、幼儿通过看、说、做,激发幼儿喜爱豫剧的情感,知道豫剧是河南特有的地方戏。

  准备:

  豫剧光盘,各种废旧材料(旧报纸、旧毛线、珠子、旧毛线编的长辫子等)剪刀、固体胶棒

  过程:

  一、看光盘,激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看的碟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幼儿讨论,同伴之间互相说说。

  “和平时我们看到的动画片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谁知道这里在表演的是什么?”

  小结:我们刚才看到的是我们河南特有的地方戏曲---豫剧。

  是我们河南的传统文化,人们通过唱、说,多变的脸谱,华丽

  的服饰进行表演,深受大家的喜欢。

  三、再播放一遍,布置任务。允许幼儿边看边说。

  要求幼儿观察豫剧中的脸谱、服饰与我们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他们的脸上画了很浓的油彩妆;服饰非常的漂亮、华丽

  头上有很多美丽的发卡,头发很长;胡子也非常的长,而且多

  四、幼儿自己动手做服装。

  引导幼儿看看准备的材料都可以干什么用?互相说说你想干什么?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幼儿可以分成四组进行操作:

  1、制作帽子

  2、制作脸谱

  3、制作胡子

  4、制作辫子进行装扮

  五、幼儿说说自己的创作

  六、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演、展示。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辨识不同的人形符号。

  用清楚的语言表述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有趣的人形符号》

  教学电子资源活动过程1、出示教学电子中的各种人形图卡,请幼儿辨认。

  出示男、女的“人形”符号,引起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这是什么?这是男的还是女的?

  2、引导幼儿分辨人形符号中男女的不同特点。

  引导语: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符号的颜色不一样,衣服也不一样小结:这个蓝色的人形符号是男孩,这个红色的人形符号是女孩。

  3、出示全部的人形符号,引导幼儿分辨老幼病残孕的特点。

  引导语:接下来要来考考小朋友,看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人形符号,这些符号里哪些是大人?哪些是孩子?哪些是需要帮助的?

  小结:刚刚小朋友都说了哪些是大人,哪些是小孩,哪些是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人形符号,看看小朋友说的对不对。

  4、出示单独的人形符号,观察和分辨人形符号的不同姿态以及所表达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坐在轮椅上,这个符号是残疾人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穿了三角裤,这个符号是小宝宝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们手牵手在走路,这个符号是大手牵小手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妈妈抱着小宝宝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老爷爷和老奶奶在走路,是老人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这个符号是孕妇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的脚受伤了,这个符号是受伤的意思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人形符号?

  幼儿:残疾人设施,男性,女性,孕妇,大手牵小手,老人,小婴儿、幼儿,受伤的人等。

  5、游戏“会变的人形符号”:通过演示图卡组合,让幼儿感受到符号的组合变化以及所代表的意义。

  引导语:小朋友们都这么厉害,那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这个游戏叫做“会变的人形符号”。

  引导语:这是一个小人,再加上一个方框和箭头,变成了什么?

  幼儿:请搭乘电梯。

  引导语:这也是一个小人,当他转过身加上一个扶梯,变成了什么?

  幼儿:请搭乘扶梯。

  引导语:这是一个男小人,当再加上一个女小人和一条线,变成了什么?

  幼儿:服务台小结:刚刚小朋友又认识了三个人形符号。

  6、引导幼儿自由创想,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引导语: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人形符号,小朋友可以来学一学他们的样子,把这些符号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7、结束。

  结束语: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幼儿园里有没有人形符号,会有哪些人形符号。

大班教案 篇8

  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了解歌词的内容,初步学会唱。

  2、通过学习歌曲,懂得为什么要爱妈妈的道理。

  准备:熟悉歌曲

  过程:

  一、复习已学的.歌曲。(幸福拍手歌)

  1、听音乐回忆歌曲的名称。

  2、集体边表演边演唱。

  二、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1、教师根据歌曲内容自编小故事,激起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提问:小乌鸦为什么要急急忙忙赶回家?它的妈妈怎样了?小乌鸦又是怎样做的?小乌鸦又不忘记什么?让幼儿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3、教师有表情的示范唱。

  4、集体跟着音乐节奏学念歌词。

  5、教师再次示范。

  6、师生随音乐共同学唱歌曲。

  三、表演时间。

  又到了我们的表演时间了,今天不知道又有哪些小朋友会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节目了,但是节目只能是唱歌或跳舞,今天的新的歌曲和新的舞蹈学会了,也能给大家表演的。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认识五官的基础上,感受用粘贴、印的方法 制作各种面具。

  2、贴出不同的面相,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3、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彩色纸,橡筋、音乐

  2、纸碟(开眼睛)、浆糊、抹布、水粉、剪刀等

  3、各种人物、卡通、动物、图片放于区内,引导幼儿观察。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请小朋友猜猜,今天圣诞老人送了什么礼物给小朋友?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听到老师小铃的声音才睁开眼睛好吗?

  二、幼儿观察

  你们看到有哪些面具?你怎么知道它是白雪公主?小白兔、___

  你想做一个什么面具?请你先想一想,你做一个怎么的面具,想好再做。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粘贴

  2、水粉、蜡笔

  3、印画

  提醒幼儿用完浆糊要把手擦干净。帮助、鼓励困难的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和同伴交流。

  四、新年舞会

  请小朋友带上你做的面具和老师一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大班教案 篇10

  一、设计思路:

  在逛街主题中,孩子们逐渐萌发了自己开超市的愿望。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产生合理愿望,并下决心加以实现的能力。开超市这个话题对他们来说完全可以展开更深更全面的学习。我们决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实现这个愿望。

  活动在回忆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继续以小组方式表现表达,合作协商,记录交流,学习制订计划,学习做自己的主人,主导自己的`活动方向。

  教师在活动中提供给孩子自由表达的人际氛围,鼓励小组大胆设想,并通过与幼儿的讨论交流以及不断地试误,帮助幼儿向成功彼岸步步迈近。

  二、活动准备:

  1、自己想办法,寻求帮助

  2、各小组分工明确,有各自不同的参观任务

  三、活动过程:

  1、观看录象,经验再现,引发交流欲望。

  2、各小组向集体介绍:我们看到了什么?

  3、小组协商,制订开超市的计划。

  了解方案制订法,3W原则,即when,where,what.

  4、试误、协调、统一:我们这样开超市。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健康的大班教案11-17

大班教案04-01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空气教案04-27

大班买菜教案04-29

大班《划船》教案06-24

大班音乐教案06-24

大班活动教案07-14

大班熊猫教案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