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盲人摸象教案

时间:2023-07-10 10:45:1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盲人摸象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盲人摸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盲人摸象教案

中班盲人摸象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盲人摸象》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述故事中的道理。

  2、初步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寓意,知道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看局部。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大象的图片(已分割成几个部分)PPT课件

  2、百宝箱:内装各种物品、玩具若干。

  教学反思:

  今天的语言活动课《盲人摸象》,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诙谐幽默,深深的打动着我,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非常喜欢听。在活动前我故作神秘的告诉班级小朋友说,今天在教室里来了一位盲人,你们找找看,孩子门左看右看都说不知道,我话锋一转问道:那你们知道什么是盲人吗?徐成杰以最快的速度向其他小朋友解释着;“盲人,就是瞎子”我接着问,那他能看得见东西吗?“;看不见”顺着孩子的思路,于是我引出了故事的开头,今天有一群盲人他们在摸象,他们看不见,你说怎么摸呢?孩子们被这样一个问题惊呆了。跃跃欲试的想要探究盲人是怎么摸象的。我在绘神绘色的讲《盲人摸象》的故事中,通过等待留空的教学方法,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点高。在这个故事中,他们认识到了小小故事带来的大道理:"看事不能只看一面,一个盲人摸到的'只是象的一部分,而部分不能代表整体,然而这几个盲人都看不到整体,所以争得面红耳赤的,故事告诉我们所在的就是,不要像盲人一样以偏概全了,否则真是盲人了。虽然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孩子们不是很能领会,但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还是大大吸引了他们,他们只知道做什么事情不能闹笑话,要多动小脑筋。

  在最后的环节中,我问孩子什么叫成语,孩子们没有一个能回答出,他们都不知道,为了让他们更加清楚的明白,于是我对什么是成语进行一番解释:成语是由4个字组成的,每个成语故事里蕴藏着一个道理。孩子们终于知道了答案一个劲的嚷着要我再讲一个成语故事,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能安排在区域游戏的时候,老师到图书区再讲给他们听,孩子们在教室里面好一阵欢呼,其实只要让孩子们多看看成语故事,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之道,从中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学习到许多人生道理,何乐而不为呢?

中班盲人摸象教案2

  大班故事欣赏《盲人摸象》

  活动目标:

  1.欣赏成语故事《盲人摸象》,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知道故事包含的观察事物要全面的寓意。

  2.感知事物特征,学会用比喻句“大象像??”讲述盲人摸象感受3.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其他小动物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个布袋子内含兔子猫咪兔子等毛绒玩具2.准备《盲人摸象》故事PPT 3.准备大象、老虎、猫、熊、熊猫、马、斑马等动物各身体部位和整体形象的卡片

  活动过程:

  1.听口令找部位(五分钟左右)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身上都有很多部位是吗?比如我们有脑袋,眼睛,手臂。你们知道还有哪些部位吗?

  幼儿:腿,脚,耳朵等。

  教师:那好,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伸出你们的小手,仔细听老师的口令,当老师说到哪个部位时,你们就用手摸摸那个部位。比如老师说摸摸我们的小脑袋,你们就用小手摸摸脑袋。老师说摸摸我们的小耳朵,你们就伸手摸摸耳朵。让我们看看哪些小朋友能又快又准的找到自己身体的部位幼儿:根据老师口令找部位

  教师:刚才我们用小手摸了身体许多部位,我们的小手还能摸许多东西呢!

  2.教师以游戏“神奇的口袋”让幼儿感知小手的神奇(五到八分钟)

  教师:这是一个神奇的布袋,口袋里有可爱的小动物。请你摸一摸猜一猜里面有什么好吗?请个别幼儿上来让其身手到布袋子里摸一摸说一说摸到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特征?猜一猜是什么动物。最后拿出验证猜想是否准确。

  3.教师展示《盲人摸象》PPT引导幼儿观察《盲人摸象》的画面,想想盲人对大象的认识(八分钟左右)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双手摸动物并猜出动物的名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故事《盲人摸象》教师:刚才故事里盲人摸了哪些部位?根据那些部位盲人以为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啊?(提示性,如有的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认为是扇子)拿出大象局部部位卡片作提示

  幼儿:根据老师引导,用句式“大象像??”复述故事中盲人摸到的大象部位特征像什么

  4.根据动物局部特征卡片猜动物(五到七分钟)

  教师:拿出有相似部位的动物部位的卡片让幼儿猜是什么动物,如拿出猫的尾巴,幼儿可能会猜错,猜是老虎的尾巴。最后再拿出这些相似动物的完整整体卡片,让幼儿清楚了解特征,帮助幼儿学习观察事物要全面。

中班盲人摸象教案3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知可爱的小兔和妈妈之间真挚深切的母子深情。

  2.感受故事带来的爱的情感。

  3.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对妈妈的爱,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与爱有关的音乐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认识上面的字吗?故事叫猜猜我有多爱你,你知道哪一个字是爱吗?

  幼儿认识爱。教师用手表示爱心的动作,幼儿就很快知道。

  二、教师讲述故事。

  (配乐PPT)1、我们一起来听听是谁和谁爱的故事。

  师: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晚上,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拉着妈妈的耳朵不放,要他听自己说话,他对妈妈说,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说:这我可猜不出来。小兔子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妈妈,我爱你有这么多。妈妈一看,也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小兔子一看,哦,真多啊!

  师:孩子们,请问小兔子用了一个什么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呀?幼儿做动作。

  师:这是什么动作?(幼儿把手张开)把手张开,张得无法再张开。

  师:小兔子和妈妈为什么把手张的无法张开?(因为爱他很多),你们当小兔子,老师当兔妈妈。我们来比比,看谁的爱更多。哦,看来还是我爱更多哟。这次小兔子的爱没有妈妈多,它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接着来听。、小兔子把手举得高高的,直到无法再举高,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妈妈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小兔子一看阿,真高啊!小兔又在原地拼命地跳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妈妈一看,也在原地一蹦一蹦地跳得老高,妈妈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一看,哟,那可真高啊

  2、小兔子又用了哪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爱的?

  做动作举高一起举小兔子除了举高还做了什么动作?(跳)一边跳还一边说了什么?

  全班一起跳,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看哪只小兔子最先跳回自己的座位,坐好了。我们接着听故事。

  3、小兔子用自己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爱,小兔子实在想不出来啦,它看着远处的风景,忽然发现,眼前的景色好美呀,有哪些美景呢?幼儿说一说(路、山、草、小河、竹子-----)

  4、幼儿看图片模仿说师:你们猜猜小兔还会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大海有多大,我就有多爱你)(花有多漂亮我就有多爱你?)

  三、幼儿伴随音乐,完整地讲述故事的对话。

  师:小兔子用哪四个动作向妈妈表示爱?幼儿说。

  四、幼儿看图说说表达爱的方式。

  (出示围巾、太阳、房子、星星、长江)师:你能用其中的一些东西说说,表达对别人的爱?

  幼儿说说。

  五、教师讲述结尾(音乐响起):

  小兔子累了,看着月亮说:“妈妈,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说完,小兔子就闭上了眼睛。妈妈微笑着轻声地说:“傻孩子,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

  师:这个故事爱多吗?

  教师进行活动小结。

中班盲人摸象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成语“盲人摸象”,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2.积极参与观察、猜测及讨论活动,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3.理解成语所表达的寓意(看问题要全面)。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幅大象的部分图。

  2.大象的图片。

  3.神奇的口袋,各种动物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亲身体验,初步感受成语的寓意。

  (1)观察大象的部分图,大胆地进行猜测。

  (2)出示大象图片进行比较讨论,初步感受成语的寓意。

  ★指导语:为什么你们刚才从小图上没有看出是大象呢?

  2.知道成语“盲人摸象”,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理解成语所表达的寓意。

  (1)欣赏成语故事。

  ★指导语:①故事中四个盲人认为大象是什么样子的?②他们说得对吗?为什么?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幼儿交流: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3.游戏:《摸摸是什么》。

  资料链接: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赶象的人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让开点!”其中一个盲人便提议说:“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咱们来摸一摸好吗?”另外三个盲人齐声说:“好,摸一摸就知道了。”

  他们向赶象的人说了他们的想法。赶象的人同意了,把象拴在树上,让他们摸一摸。一个盲人摸了摸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就像一堵墙。”第二个盲人摸着象的牙,说道:“象和又圆又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象的腿,就反驳他们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第四个盲人摸着象的尾巴,大声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和粗绳子一模一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辩,都认为自己说得对,谁也不服谁。这时,赶象的人对他们说:“你们都没有说对。一定要摸遍了象的全身,才能知道象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每个人只摸了象的一部分,怎么能说得对呢?”

中班盲人摸象教案5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能不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样的?

  2.课件展示大象的图片。

  3.学生认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过渡:可是有几位盲人,他们没见过大象,也很想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于是,他们就用手去摸大象,他们摸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认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

  (2)盲人们摸到的大象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3)和同学交流你读文后得到的启示。

  2.认读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一读,再集体朗读,教师要强调要点。

  (2)同桌互读,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指名分段读文,检查学生读通、读准课文的情况。

  4.学生互相评议。

  5.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齿,就说:“象跟又圆又光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得多不对,象跟柱子差不多。”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绳子一个样!”

  (1)读句子。

  (2)读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6.出示课件,用“与小象交朋友”的`方式,检查学生生字的认读情况。

  在本环节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件播放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把四个盲人认为象的样子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

  2.朗读第二自然段

  (1)填表:课件展示表格

  (2)练习用“大象的??像??”来说话。

  3.课件展示学习提示。

  小组读第三自然段。

  画出牵象人说的话,读一读。

  讨论、交流:盲人说的对不对?为什么?他们错在哪儿里?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哲理。

  4.配乐分角色朗读。

  四、拓展练习

  如果你面对那几个盲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

  五、课下练习表演课本剧。

  在学生练习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帮助学生编演。

【中班盲人摸象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教案:盲人摸象07-07

盲人摸象教案03-21

《盲人摸象》教学反思04-04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02-27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体育《搭桥》_中班教案06-21

中班舞蹈教案05-11

关于中班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