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0 17:27:48 生活日记 我要投稿

不和陌生人说话

不和陌生人说话1

  记得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后,我在学校外面一直等着妈妈来接,可是我等啊等啊,同学们都被接走了,妈妈还是没有来。

  我在那里着急的走来走去,南边看看,北边望望,还是看不到妈妈的影子,这时,走过来有一个叔叔,他说:你的妈妈没有来接你呀?我送你回家吧。我紧张的指着北边:妈妈马上就来了,不用了。我一边说一边往学校的门口走去,我快步走回了校园,怦怦的心跳才终于平静了下来。

  因为妈妈曾经告诉过我,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提高警惕,不能让陌生人知道你是一个人,并且不能表现的很害怕又紧张。妈妈还说了,如果没人接,就回到学校等待,因为学校里有老师可以保护我们。

  我在校园里又等了好大一会儿,终于看到妈妈急匆匆的赶来了,我在路上给妈妈讲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妈妈说我做的非常好,不慌张,很聪明。

  真是很难忘记的一件事。

不和陌生人说话2

  活动目标:

  1. 知道不能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 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挂图三张(内容:故事《聪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幼儿不熟悉的男校工联系,请他配合教育活动,并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糖果、玩具。

  活动过程一、看图讲述1.教师出示第一张挂图,介绍图中的孩子明明,引导幼儿说一说图上还有谁,陌生人在对明明说什么。

  2.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情景模拟1.教师借故离开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场。"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给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诱孩子离开教室。

  陌生人与幼儿的对话:

  陌生人:小朋友你们老师呢?(幼:老师出去了)陌生人:老师不在,我带你们去玩吧!(幼:老师说不能和陌生人走)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坏蛋。你们看我还给你们带糖果来了。(幼:老师说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们看这是麦当劳的玩具。(幼儿开始有些动摇了,有的开始要玩具了)陌生人:麦当劳玩具好玩吗?(幼:好玩)陌生人;那我带你们去麦当劳玩吧,那里有更多玩具,还有薯条可以吃。(大部分幼儿高兴地鼓掌并一一跟着"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分幼儿还坐在位置上)3.教师在幼儿即将离开教室时出现,陌生人离开。

  师:刚才你们想去什么地方(幼:麦当劳)师:那位叔叔你们认识吗?(幼:不认识)师:那你们为什么要跟他走呢?(请几位幼儿回答)师:你为什么不跟陌生人走呢?(请一位幼儿回答)师:你们觉得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和陌生人走了会怎样?

  三、讨论求救方法1.教师告诉幼儿"没有告诉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小结和陌生人走的危险性。

  2. 讨论:和陌生人在一起时有什么自我保护的方法。

  3.教师出示第二、三张挂图,向幼儿介绍明明在陌牛生人要带自己走时的自救方法。

不和陌生人说话3

  同学们,想必你们在新闻里都听说过有小朋友由于轻信陌生人,被哄骗拐卖,甚至被绑架勒索的事情吧。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不认识的人,如果他们跟我们说话,我们该怎么办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伟教授给出了答案: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那么,具体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自己呢?

  首先,不要和陌生人交往。如果有陌生人询问你和家里的情况,送好吃的给你,送礼物给你,请你不要和他说话,不要吃他的东西,不要接受他的礼物。

  第二,出门在外,如果有陌生人和你说话,例如问路并要求你带路,请你不要搭理他,并尽快往人多的地方走。

  第三,如果有陌生人说认识你的爸爸妈妈,提出带你去见父母,带你去玩,或者用任何的借口要带你走,这时你千万不要跟他走,不要和他说话,并且迅速离开。

  第四,单独在家,要锁好防盗门。如果有陌生人敲门,不管他说出任何的理由,坚决不开门说话,并且联系家人,告诉他们情况。

  最后,我们要记住家里的地址和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固定电话、手机号码,以便及时联系;记住报警电话110,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报警求助。

  同学们,我们的生命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多彩,而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保护自己,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不和陌生人说话4

  今年24岁的小琪,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眼看就要毕业了,她的.忧虑却越来越重:她害怕见到陌生人,每到人多的地方,不仅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甚至有晕倒的感觉。为此,她几次求职均受挫败,一直打不开交际圈,更不知道毕业后该如何踏入社会……

  有照为证:她躲在爸爸背后

  小琪面对心理专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其实我很怕,有一种想找个地方钻下去的感觉。”这无疑给心理学家出了一道难题:怕见生人的小琪,连正眼都不敢看一下,接下来怎么与她进一步沟通呢?

  “我想问一下,你只是在找工作时怕见生人,还是在任何场合遇见任何一个陌生人都害怕?”专家的第一问,就让小琪打开了话匣子。她说起过年的故事:在那段时间,总有很多人会带着一些礼物来看父母,家里很热闹。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客人们总会事先打电话过来,小琪就跟父母讲,我出去一会儿,然后,她就在外面独自溜达。到了估计客人会走时,小琪再打电话回家,问客人走了没有,她要等客人走了以后才回去。今年过年,他父亲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对小琪也是特别照顾的长辈来了,当时小琪没带手机,也没跟家里确认是否有客人在,回去就正好看见他们要下楼了。小琪赶紧以百米冲刺一样的速度,一溜烟跑了,等到客人走了才回家。小琪现在说这事情的时候,还紧张得手心都出汗。在她记忆中,很小就开始怕见陌生人。有一次,小琪跟着爸爸一起去当地的一个风景区玩,当时,有一个阿姨看着她特别可爱,想给她拍点照片,她就躲在爸爸后面不敢出来。结果,就留下一张特别有意思的照片。那上面只有她父亲拖着女儿的小手放在胸前,整个人躲在后面,给小琪留下的印象非常深。

  由这张照片的启发,专家进一步询问她小时候与爸爸妈妈的关系。小琪说,我只跟父亲比较亲近,跟母亲非常疏远。她没有给我任何作为母亲的关怀。她说母亲对她的伤害比较大。小时候,她的脚崴了,当时肿得老高,她就嚎啕大哭,妈妈却仍然在那里做她的饭,根本不理,连看都没看一眼。小琪觉得,虽然和妈妈一直生活在一起,但好像没有感情上的融合。她说,我看着她(母亲)就有厌恶的感觉。比如我在玩电脑,我妈突然在我后面站着,我就会非常厌恶。从小到大,小琪与她母亲的关系一直如此。前段时间,她还问过母亲,说我是不是你亲生的。因为那天正好是小琪在厨房里做饭,不小心手指给刀切了一个口子,当时就流很多血,妈妈也看见了,结果只淡淡问一句你怎么了,再没第二句话。所以,这使得内心一腔愤怒的小琪,逼出一句是不是妈妈亲生的话来。那么,小琪妈妈是不是只对她一个人这样感情冷淡,还是对爸爸或者其他兄弟姐妹都一样呢?小琪说是一样的。可以说,小琪怕见陌生人的原因,与她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特别是与母亲的关系很大。但是否还有别的因素呢?

  一个耻辱:她一直埋在心里

  上小学时,有一次学校组织班会,老师带学生去温江游玩。当时的小琪还是班干部,所以,老师把作为活动经费的200元钱,让小琪带在身边。但是,这200元钱,不知道为什么就在游玩中丢掉了。小琪记得刚去上了个厕所,不一会就发现钱没有了。这对小琪来说,当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同学们凑起来的200元钱,我怎么能丢掉呢?可当时没有任何证人、任何证据说那钱是怎么掉了。因此,小琪就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羞辱。有人指着她的鼻子说,是你中饱私囊了,是你把那个钱自己用了。就在这时候,小琪的班主任过来了,她也不说什么,当着所有同学的面,把小琪的书包拿起来,全部翻倒出来,书掉了一地。小琪当时惊愕到不知道说什么,脑袋“嗡”地一下炸了。她非常生气,但一句话说不出来,回家嚎啕大哭了一场。

  就是这样一件让小琪受到莫大耻辱的事情,她从没跟任何人讲。父母也没讲,最好的朋友也没讲。直到现在一直埋在心里。

  专家分析,这件事与她后来怕见陌生人可能是最早、也最直接的显性来源,而与妈妈的关系则是隐性来源。先看小琪妈妈,她和每个人的距离都很远,甚至与自己亲生的孩子都很冷落。但不是说妈妈不喜欢她,而是妈妈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她不知道一个母亲应该怎么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比如拥抱、抚摸。小琪就不满意了。所以,她现在与陌生人的距离感,很难说不是一种遗传。一种从妈妈身上慢慢潜入到自己身上的东西。她不喜欢妈妈,却使她的行为变得更像她妈妈,在人际关系上有很强的距离感。

  小琪也说,她有个亲戚,当时在学校任人事处处长。这关系应该算很近了,但她大学四年,总共跟他讲的话不到十句。她看着他心里就害怕得不行,觉得他一脸凶神恶煞,有种在官场上呼风唤雨的感觉,特别怕他。专家分析说,这种害怕,假设用另一个词来替代的话,是不是一种崇拜呢?你想,因为他会呼风唤雨,他能力很强,他事业有成,而恰恰又是你们学校的领导,如果你把这种害怕变成崇拜或者敬畏,是否能接受?小琪表示不能接受。那就说明小琪害怕陌生人,从深层来说,是她对权力的一种否定。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对过去认为的权威的一种否定,就叫蔑视权威吧。而这样的心境处理得好,这个孩子就正常成长起来了,但处理不好,她的逃避,会影响到她今后的人际关系。因为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她与权威的东西保持距离,不想招惹他们,也不让他们靠近自己,这就形成了心理自闭。再看丢了200元钱的事,她对权威的害怕,可能就来源于此。因为她本来敬仰的一个老师,竟然为找出200元钱的下落,就可以藐视她或不尊重她的权利,把她的东西当众扔出来,这对一个内心很要强的孩子是多大的伤害。往往是这样,一个否定权威,或者对权威有反感的人,他(她)是渴望权威的。他(她)是希望能够掌控一切的。小琪内心也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只是她一直没机会展现自己,所以,自从那个耻辱发生后,她就一天天把自己的内心掩藏起来,在家里、在学校,她总习惯与自己熟悉的人交往,直到参加毕业生招聘会时,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从而导致她在求职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经历挫败。

  在朋友介绍下,小琪从四川到北京才三天,得到一个专业对口的机遇。她鼓起勇气去那里应聘产品包装设计师。在交谈过程中,她主动从凳子上站起来,到那个权威人士的身边,有好几次两人的手靠得很近,这当然是无意识做的。那里的招聘人员对她评价说,准备不是很充分,带来的作品看起来不是很方便。她作品的颜色倾向于比较压抑。这个评价,只说小琪专业上的问题,而并没有说她害怕陌生人,或者感觉到她紧张。这就看出,小琪每次找工作失去求职机会,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她说的害怕陌生人。

  专家认为,通过小琪的这次求职经历,可以看出是她夸大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感的体验。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在求职时,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害怕被挫败的心理。但我们不能夸大它,甚至觉得这是必然的。因为在人的认知过程中,会有一个惯性。比如我们小时候认为,什么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就习惯地采取相似的一种认识。比如小时候,老师冤枉了你,或者不信任你,看起来这是一个个别事件,但由于你有了这个习惯性认知,认为你小时候就是这样的,你不讨人喜欢,连妈妈都不愿意搭理你,不关心你,你身边的人也不怎么信任你,所以你也回避他们。这样,你就缺乏了一个与人亲近的经验。以后,你也就会习惯地认知你的所有不顺,都是因此造成的。

  专家支招:小琪应当主动迈出这一步,从习惯性的认知模式里跳出来,自己做什么事,要大胆争取让别人来肯定自己,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把精力用在需要突破的问题上,而不是去解决早年遗留的那些东西,小琪就会变得很轻松。把每一次求职经历,当作一种新的体验,一种更积极的经验,相信她一定会取得成功。

【不和陌生人说话】相关文章:

会说话的字典06-06

动物说话说课稿11-14

陌生人的感动06-28

午休说话检讨书11-21

寝室说话检讨书08-18

想说话的小雪人08-29

11-09

《不要跟陌生人走》教案02-24

上课时说话检讨书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