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小实验

时间:2020-10-13 13:24:09 原创作文 我要投稿

一次小实验

一次小实验1

  昨天,我听同学们说,把一个瓶子倒入满满的水,再把瓶子倒过来后,水不会流出来。这是真的吗?不行,耳天为虚,眼见为实,我一定得亲自试一下。

  回到家,我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个玻璃瓶,再从书房里拿了张A4纸,然后拿了根大头针,在A4纸上戳了几个不规律的小洞,便开始做起我的小试验。

  第一次试验开始了。我把瓶子装满水,用A4纸捂住瓶口,把瓶子倒了过来。可瓶子仿佛不听我话似的,硬把身子斜了过来。水哗哗地冲了出来。

  我失败了。可我没泄气,开始做第二次试验。这回,我装了半瓶水,默默地祈祷着会成功。可刚刚把瓶子倒过来,水照旧流了出来。我又一次失败了。

  我无可奈何地开始了我的第三次试验。这次,我装了满满一瓶水,瓶子也很听我的话,没把身子斜过来。我终于成功了。下一步,就是松开手了。可是万一水又流出来怎么办?如果我放手,水会不会溅我一身呢?不管了,先松手再说吧!先抽出一根指头,咦?水居然没有出来!再是第二根、第三根……水还是没有冲出来。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放了手。“哇!水没流出来,而且A4纸也被吸上了瓶口!可这是为什么呢?”我自主自语地问道,“去网上查查吧!”

  后来,我从网上查了半天才找到,原来水有表面张力,所以小孔才不会出水。再加上瓶子外的大气压力比瓶子里的压力大,因此就托住了纸片。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我要多做些小实验,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作者:姜依诺

一次小实验2

  昨天,老师让我们明天带一个生鸡蛋到学校,说是要做一个实验。

  我准备了一个生鸡蛋,把它放到塞满餐巾纸的茶叶盒子里,再把盒子装到一个保鲜袋里,就算大功告成了。我要把这装在盒子里,盒子又装在袋子里的蛋带到学校。

  第一节课预备铃一响,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鸡蛋包装炫耀起来。有的说鸡蛋装在他的包装里从楼上掉下来都不会碎;有的说自己的包装绝对密封,就是碎了也不怕;还有的说自己的包装是最复杂的,要很久才能做好……

  只见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教室,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老师扫视了教室一周,直到所有眼睛都看过来为止,才开始讲解实验的步骤。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平均用力。老师又叫了语文科代表上来示范。科代表右手用力捏鸡蛋,一副心惊胆战的样子。可这时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结果了。鸡蛋竟然没有碎!再试一次,结果还是一样。

  等老师让我们自己实验时,好些人已经心潮澎湃,等不及了。我们纷纷动起手来。我用力捏鸡蛋,生怕鸡蛋会“爆”掉。可是并没有爆,鸡蛋还结结实实得在手里呢。这时,只听“啊”的一声,有人的鸡蛋碎了。我继续实验,结果都没有碎。原本脆弱的鸡蛋在我的印象中变坚硬了。

  实验结束,老师数了数,鸡蛋碎掉的人只有四个。为什么呢?老师让我们看了答案:鸡蛋的“薄壳结构”可以将受到的压力平均地扩散到全身,所以不会碎。现在的人民大会堂的部分、北京火车站都是根据“薄壳结构”来设计的。老师又告诉我们,有些人鸡蛋会捏碎是因为没有平均用力。

  最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实验完毕是要写作文的呀!

一次小实验3

  记得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在植物园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这是一个关于无土栽培的实验。有些人可能会问没土怎么栽培呢?什么植物才能在没有土的情况下生长呢?下面就请跟着我走进知识的海洋吧!

  上课了,只见刘老师满面春风、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紧接着问了个问题:“小朋友,请问你们谁知道什么叫无土栽培吗?”刘宏旺“唰”地举起小手,老师见了,点点头,手往上一挥,刘宏旺便站了起来,大声回答:“无土栽培就是不用土壤来栽培植物。”“棒极了,那么你们知道怎样无土栽培吗?”这下可把同学们难住了。同学们你望我,我望你,都哑口无言。正当老师要宣布答案的时候,我们班的‘小博士’刘宏旺举起了小手,在老师的同意下他回答道:“在小瓶子里放上水,接着把植物放进去,再放陶粒。”

  老师见我们掌握不扎实,就用电脑播放传入大屏幕,我们便看见了屏幕上的步骤。看完后,老师又从头至尾地做了一遍。

  轮到我们了,我们依次上台领材料,吉祥草、陶粒、小玻璃瓶、水,这些都是每个人栽培时不可缺少的东西。

  首先我用大拇指靠着玻璃瓶,然后适当地放了一些水,接着,把吉祥草放在瓶子的正中央,固定以后,小心谨慎地撒了一点陶粒在瓶子里。

  做好了,看着精致的无土栽培植物展现在我面前,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这件事已经过了一年了,但我仍然记忆犹新。

一次小实验4

  今天我放学回家,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小实验。实验的名字叫做《带电的报纸》,我很好奇,也很期待,还以为是要用灯泡之类带电的东西来做小实验。

  妈妈先拿来一张好大的报纸,剪成一半,再拿来一支铅笔,我们一块儿做起了小实验。我把报纸放到墙上,一手扶着报纸,一手用笔使劲儿在报纸上摩擦,哈哈,报纸居然吸到了墙上,像粘住了一样。然后,我又轻轻揭开报纸的一角,松手后,报纸又被墙面吸了回去,好神奇呀!我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呀?”妈妈说:“这就叫做摩擦产生静电!”哦!原来摩擦力这么厉害呀!最后,妈妈撕碎了几张小纸片,让我把铅笔在报纸上摩擦了几下,再放到小纸片上,小纸片也立即被吸住了,真好玩。摩擦的威力可真大呀!

  妈妈还跟我说:“你还记不记得冬天咱们脱毛衣的时候,哗啦的一声,还能看到点点闪光呢!这就是静电的作用。”对呀,冬天有时候,妈妈脱完衣服后,过来拉我,我还被妈妈电了呢!原来静电无处不在呢!

一次小实验5

  我们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科学小实验,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下面我要做的是瓶子“吃”鸡蛋的实验。

  上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我在家里一边吃着煮鸡蛋,一边把一只剥掉蛋壳的鸡蛋放在玻璃杯上。突然,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玻璃杯能把鸡蛋“吃”进去吗?我以前在书上看过玻璃杯能“吃”鸡蛋的实验介绍。于是,我吃完早餐,就开始动手操作。我先准备实验的材料:一只煮熟了的鸡蛋、一只瓶口比鸡蛋略小的玻璃杯、一些沙子、酒精、棉球、打火机。把一些沙子铺在玻璃瓶里,酒精洒在棉球上,用打火机点燃棉球,放在玻璃杯里,然后用煮熟了的鸡蛋堵住玻璃杯口。杯子里的火熄灭后,鸡蛋就“扑通”一声掉进玻璃杯里了。

  “太好了,我成功了!”我欣喜若狂地呼喊着。“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好奇地想着。于是,我上网去查资料,原来,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瓶子里的氧气被耗尽。由于剥了壳的鸡蛋把整个玻璃杯口堵住了,所以外面的空气不能进入瓶里来取代消耗掉的氧气。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温度下降,气压降低,有一定弹性的鸡蛋就被吸入瓶子里了。

  完成了这个实验,我明白了道理:如果我们多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一次小实验6

  今天,老师说要领我们做一个科学小实验,名字叫吹乒乓球。我们听了,真是胸前挂钥匙——开心!

  只见老师先将一张白纸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用胶布粘住漏斗,上口很大,下口大约有一厘米。这样,一个“纸漏斗”就做成了。

  老师又拿出一个金黄色的乒乓球,由上口投入漏斗,问我们:“由下口用力往上吹气,会不会将球吹飞?”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我想:乒乓球那么轻,肯定会被吹起来的。

  老师用力往上吹气,吹了好几次,都是先快飞出来时,又掉了下来。接着又找杨智博来吹,他说自己肺活量还1800呢,结果一样,失败!张欣义自告奋勇上台,自吹自擂:“我一年级时肺活量都20xx了!还是我来吧!”他吹得脸红脖子粗,可还不成功。张勇兵说:“还20xx呢,顶多是个20。”同学们听了都哈哈大笑,我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是吹进去的气流分成了三股:第一股气流绕过乒乓球“逃跑”了;第二股气流沿着乒乓球的表面,来到乒乓球的上面,往下压;而很少的第三股气流往上推球,与二、三股气流相互抵消了。所以,乒乓球只往上跳起一点,又掉了下来。

  这个小实验可真有趣。它更使我懂得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无处不在,科学的奥秘无穷,我们需要用一生去探索。

一次小实验7

  科学是人类的成长之门,它让人类得知了那么多深奥的科学知识,它让人类了解了大自然的奥秘,它让我们小小的心灵受到了启发......

  一个夏天的早晨,我在大厅里看着电视节目里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实验:将胡椒粉和盐巴混合在一起,用塑料汤勺服上摩擦后放在胡椒粉和盐巴的上方,胡椒粉会先粘附在汤勺上......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不可思议的,胡椒粉和盐巴混合在一起,胡椒粉为什么先粘附在汤勺上呢?

  我半信半疑地拿出了实验所需要的用具开始做起实验来。我先把盐巴和胡椒粉混在一起。然后,用筷子搅拌均匀,再拿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和胡椒粉的上方。可是胡椒粉还是没有粘附在汤勺上。我尝试了几次,还是没有成功。正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老师说过:“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于是,我又小心翼翼地重新做了一次。这一次,我终于成功了,只见胡椒粉粘附在了汤勺上。接着,盐巴也粘附在汤勺上。此时,胡椒粉和盐巴就像孩子们见了母亲一样,飞快地扑向妈妈的怀抱,然后又牢牢地粘在汤勺上了。几分钟过去了,胡椒粉、盐巴和汤勺还是那样依依不舍。

  我想:为什么胡椒粉会先粘附在汤勺呢?于是,我便在网上查了有关资料。哦!原来是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同学们, 科学是要我们去发现的。 只有一双爱观察的眼睛,才能发现科学,让我们一颗探索真理的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科学吧!

一次小实验8

  今天,上课铃一响,同学们就急急忙忙的拿出语文书、坐端正,等待成老师的到来,成老师跟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可是,我们看见成老师手里拿着一张白纸和一个打火机,连语文书都没有带。我们好奇得看着老师,我既好奇又兴奋,心想老师到底要做什么呢?为什么要拿白纸?

  过了几分钟后,老师终于开口说:“今天我要给大家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叫做‘001代号’”,同学们一听要做实验,高兴得又蹦又跳,真想知道这个小实验是怎样做的?大家都很想亲自来体验一下这个有趣的小实验!

  首先,老师把那白纸让同学们都检查了一遍,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到“什么都没有”!于是,小实验就这样开始了。只见老师左手拿着白纸,右手拿着打火机,把火机点燃,在纸下烧。可是,由于火太小了,过了十几分钟,白纸上还是什么都没有。所以,实验失败了。同学们唉声叹气,盼望第二次的小实验能成功!

  第二次的小实验又开始了!老师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狠狠心把火调到了最大,又开始烧了。我心想:成老师到底要做什么实验?怎样做呢?我心里有许多的问号。想到这,我觉得实验就象一个迷,需要很多人去用心去观察。所以,我们全班二十几双眼睛紧紧盯着纸下,因为每个人真希望自已能第一个发现其中的奥妙,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没有一个人看得出来,都在那交头接耳。时间慢慢的过去了,只见老师手里那张纸慢慢地呈现出一些“字”来。又过了十几分钟,纸烧的直冒烟,但是,纸上的字却越来越清楚,实验终于成功了!离讲台远的同学都争先恐后的拥上去,我也不甘示弱,好不容易也挤到前面。这时,我不由的想: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也在思索着。可是,同学们并非像之前那么高兴,都在讨论着,因为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妙。

  老师看同学们计论的那么激烈,听课听的那么认真,便说:“其实这实验在以前来说,是有很大的用途。在战争时期,解放军为了不让敌人知道情报的内容,用牛奶写上字,晒上半个多小时,就把它送去另外一个军团。万一在路途中遇到敌军抢走情报,也不用怕,因为情报只是白纸一张,根本看不到字,敌人就不会怎么管,也不会知道情报的内容。如果情报可以安全到达另一个军团,他们只要用打火机烧5—6分钟,就能知道情报的内容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验也有很大的用途。我相信大家听了这个故事就能知道其中的奥妙了!可我还是不懂,就去问了其他的同学,原来,牛奶含有蛋白质和脂肪,是有机物,有机物不耐高温,烧烤一下就会被氧化成黑色的炭,所以就能看见上面的字了。老师用牛奶早已在白纸上写上字,把它晒干后,再在我们面前用打火机烧,写的字马上就显现出来了。

一次小实验9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走回教室。

  我们一上课,语文老师就神秘地说:

  “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神奇的实验!”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议论纷纷大家都想做实验。

  这时,语文老师叫何嘉俊同学拿一个盆装一些水。老师一手拿着一个玻璃杯,一手拿着一张白白的纸,把半盆水放在桌子上。

  实验终于开始了。老师先拿一个杯子装满水,然后小心翼翼的盖上一张纸。我心想:老师要干啥呢?之后,老师把杯子倒过来拿。我闭着眼心想:要是水倒得满地都是咋办?

  这时大家都很疑惑,七嘴八舌的说:“怎么谁没有到出来呢?”

  老师笑笑了笑,连忙解释道:

  “这是因为外界的大气压强,要比被子里的水产生的压力要强许多,所以会有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导致水不会漏出来”

  同学们听后才恍然大悟。

  啊!这真是一次难忘的实验啊!

一次小实验10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今天下午郑老师想和大家合作一堂作文课。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那是在?

  生:在家里。

  师:做过很多实验了,家里也做过实验。

  生:我是在学校里二年级时做的实验。那同学们有没有写过记实验的作文。今天这节课,郑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记实验的作文的写法。

  师:郑老师建议我们同学还是首先向例文学习,看看例文的作者他是怎样写以实验的,他的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精彩,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可以打开书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刚刚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当然也可以看我们的投影。好,看看哪个同学会学习、会总结、会借鉴,开始了。

  生:学习例文。

  师:好,大多数同学已经学好了,学好的同学你坐正。哪位同学来告诉大家,通过读例文,你知道了记实验的作文该怎么写?你说。

  生:我通过读例文,我知道了写一篇实验的作文一定要写老师是怎么做实验的。

  师:嗯,这个实验的过程要把它写清楚,交代清楚。

  生:还有写实验的起因。

  师:这是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要交代清楚。

  生:还有做实验写完的时候,要把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写清楚。

  师:也就是这个实验做完了结论是什么?把这个结论告诉大家。

  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写有什么疑问。

  师:如果有什么问题还可提出来。你真会学习。你说。

  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

  师: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事情发展的顺序。

  师:咱们做实验的顺序、经过、步骤就是实验。很好。

  生:写做实验的作文一定要把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描写清楚。

  师:说得非常好,同学们听到没有。实验的过程要写,而实验的许多细节,要仔细观察,把它写具体了,真好。同学们你们看,他这篇例文啊,作者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精彩。

  生:我觉得他写做实验的过程比较精彩。

  师:比如,他写到什么的时候?

  生:写道“老师……“

  师:谁能帮助她,你说。

  生:写道“赵老师往上面……同学们惊奇的瞪大眼。”

  师:看到了吗?这一段,你为什么说这一段写得好呢?

  生:因为他把赵老师怎样在烧杯里滴了碘酒,怎样地一黑,然后面糊变成什么颜色。

  师:也就是赵老师的什么呀,写到了赵老师的动作。很好,请坐。还有吗?

  生:还有之后老师把面糊变成了蓝色,同学们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师:这个实验的现象写出来了,还有吗,你刚才想说的?

  生:还有说明同学们看到它是怎样的,一下子很惊奇。

  师:心情,是吧。写得也很灌木林。好,你说。

  生:我觉得这篇作文开头写得好,它没有像别的作文一样,开头就写“今天,我们做什么实验……”等,它只是用一种开头就写别人说的话的方式,而且是赵老师的话,问题。

  师:对了,关于这个实验的目的,他这个问题就问到了实验的目的。目的首先要交代清楚。同学们,你们真会学习,你们分析得非常透彻。郑老师把你们刚才所分析的这些,所整理的这些,郑老师总结了一下(看大屏幕),按实验的步骤写刚才已经说到了,实验的过程要写具体,这说到了。对,好的,实验的目的和结果要交代清楚这也说到了。对了,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说明你们很会自己学课文,这是我们写一次小实验,必须要注意的这样几条,咱们一起来把这几条读一读好吧。“记一次小实验,我要……”读。

  生:读。

  师:现在,写实验的招你可都学去了,现在能写了吗?

  生:能。

  师:能写怎么写啊?写咱们记忆当中的实验,你做过吗?那我们现场做一个实验。哦,现场做一个实验有没有好处啊,你说。

  生:可以一边看,一边写,这样可以写得更具体一些。

  生:这样写就可看出哪个同学写得好,哪个同学写得有点不好。

  生:我学得现场做实验,可以让大家记忆是新的,不像以前模模糊糊的,一些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师:哦,更具体一些,那么我们现场做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可要注意仔细观察,仔细地用心去写。那咱们现在就做了。(好)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马德堡半球实验。你说,你举手了。

  生:我听过好像有一个人把一个分成两半的球,里面加什么东西,然后用许多马匹让他往相反的方向跑,但是好像加到第16匹马还是拉不开来。

  师:你是在什么书上看到这个故事的?

  生:在书上。

  师:很会看书,说明我们多读书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真好。你知道的这个故事,大概是这么回事。你还想补充。

  生:就是我在电视看到,是说两个小孩……

  师:跟他的不一样。

  生:内容是一样的。

  师:哦,内容是一样的,也是马拉那半球,嗯是的,请坐。这个故事啊,发生在1654年,是一位德国科学家在马德堡城做的实。正如他所说的,两个普普通通的铜半球合在一起,不是添加了什么东西,而是抽了两铜半球之间的空气,拴上马来拉,结果拴上许多马,也没有拉得开。那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这两个半球如此地难以分开呢?你可猜测,你说。

  生:我认为是球里的空气被吸走后,有一种吸力。

  师:吸力,你好像知道一点,但是不是那么准确,不是那么科学,没关系,我们今天的实验就是要揭开其中的奥秘,我们的实验目的是揭开那个谜底,是什么力量?你说。

  生:让我们了解是什么力量让马都拉不开铜半球。

  师:就是什么力量,让两个半球如此的难以分开,这是咱们的实验目的(师板书),这是马德里堡半球的模型,同学们可以看一看,你们看它有没有螺丝,有没有挂钩?(没有)你看一看,放在一起去把它们试一试,你大胆点。能打开是吧,请两个同学来帮帮我的忙,那一面两个大个的。你真要请你们俩好好帮我的忙,先把它拿好,不要让它们分开。现在我们要进行实验的第一步,你觉得第一步就该是什么?

  生:我觉得第一步应该是先把空气抽掉。

  师:对了,应该抽气。(师板书)抽取半球之间的空气。这是就是(抽气筒),我们平时见到的那个是叫打气筒,本质区别在哪里?你说。

  生:打气筒是向里边打气的。

  师:是向里边注入空气的,这个呢?

  生:这个是把一些物体里面的空气给抽出来。

  师:给抽出来了。同学们看好了,郑老师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师抽气)你看没问题了吗?那你们要使它们俩靠在一起。

  现在第一步抽气开始,按照郑老师的经验,大概要抽30到40次,有耐心等吗?

  生:有。

  师:来,1、2、3、4、5,和我一起数8、9、10、11、12……,我可是尽力了,啊,尽力了,你怎么知道我尽力了,你说。

  生:我看到郑老师有些喘气了。

  师:我早就喘气了。

  生:就有些太累了。

  师:听到了郑老师的`?

  生:呼吸太……

  师:很大的呼吸声对吗,急促的呼吸声,还有呢?你说。

  生:郑老师好像有点站不稳了,手都有点发抖了。

  师:对了,我都站不稳了,她看得真仔细。可能还有同学看得更仔细,你说。

  生:郑老师本来拉得很快的,慢慢地就变慢下来了。

  师:拉的速度放慢了,真聪明,你说。

  生:郑老师一开始高兴地去拉的,后来神态有变化了。

  师:神态有变化了,变得什么样了?

  生:有点感觉很气喘吁吁的样子。

  师:很吃力的梯子是吗?那两个同学你们可以说,来你。

  生:而且你脸涨是通红。

  师:你看得真仔细。灯光也挺亮的,能看得清楚,郑老师的脸都已经涨红了,你说。

  生:郑老师后来拉的时候,很长很长时间才拉回去。

  师:速度放慢了,同学们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就需要这样的观察。咱们沼气这个现场实验才不至于白做,是吧。你们看得真好,同学们,又有仔细观察,实验的人表情、动作、神态甚至包括他的语言、还有你自己的想象,你的体会,都可以成为我们这个实验里的内容,是吗?

  生:是

  师:多少下了?

  生:30。

  师:快到40下了,这时你心里怎么想的?

  生:我想说我们都快知道我个原理是真的还是假的?

  师:呵,离谜语揭晓的时间已经不长了,你说。

  生:我们马上就可以发现有奇迹了。

  师:嗯,有奇迹,你说。

  生:我想早点知道结果。

  师:焦急,这是你的心情,照这样的词语说几个,看看你这时候的心情是什么?

  生:我现在非常的焦急,因为我没看过这个实验,非常想知道这个实验是什么原理。

  师:哦,很焦急,你说。

  生:我也感觉已经很迫不及待的样子了。

  师:迫不及待,说得多好呀,这词用得真好。你说。

  生:我觉得我的心中是心急如焚。

  师:哦,心急如焚。

  生:我很想知道结果是怎样,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师:七上八下,嗯,真好,你们的体会我能理解,现在你们俩托着的的可以拿下。同学们,这第一步结束了,这抽气的过程已经结束,你觉得在这一过程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各有不同,观点不一样,没关系,说给你小组里的同学听听。

  生:小组内说。

  师:谁愿意说给我们大家听一听,来,你说。

  生:这个当中我最难忘的是抽气的过程。

  师:说,把它说出来,能说就说。

  生: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非常焦急,等着老师把第40下抽完。

  师:我想知道你们刚才说郑老师尽力了,你们尽力了吗?

  生:尽力了。

  师:谁说的,你哪些说你尽力了。

  生:因为我们也帮着给郑老师加油,在一旁数着。

  师:你给鼓励了,你就参与了实验是吗?那你的加油声音怎么样,场上气氛怎么样,可以说明你也是挺努力的。来你说。

  生: 有我胶在下面等得迫不及待了,也很心急。

  师:好的,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谢谢同学们的加油。你说。

  生:因为我们已经仔细地观察它了。

  师:所以你能说出来了,刚才同学说得都挺不错的,同学们,现在试试了,第二步骤叫什么?(拉)拉开,郑老师等会写那两个字。现在我想就这两个同学就够了,好,你两轻轻地试一试,轻轻地。

  生拉。

  师:哦,同学们你们看他们尽力了吗?

  生:没有。

  师:没有尽力,从这个表情动作,咱们都可以看出你俩没尽力。别急,到这边来。能拉开吗你俩?拉不开,为什么拉不开你们知道吗?

  生:因为里面的空气没了,就像我们把一个瓶子放在水里,要费点力量才能拉出来。

  师:那个力量太神奇了,太大了,你俩能拉开吗?咱们再请几个大个业帮助。你们一边三个,别动啊,先别忙,我告诉你们姿势,前腿马。别急,来明腿弓,后腿弓,咬紧牙齿,瞪大眼睛,同学们,喊1、2加油……

  生:喊加油。

  师:哦,同学们,说说你的感受。

  生:哎呀,累死我了。

  师:说不出话来了,你能不能说说你拉得时候,是怎样用力的?

  生:我使劲,怎么样也……

  师:这时候你的胳膊、腿有什么感觉?

  生:酸死了。

  师:你呢,你说说看。

  生:实在太用力,我的手已经出汗,都有灰迹来了。

  师:他的力量怩真得使出不少,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到他们用劲儿?

  生:看到了。

  师:你都看到什么?

  生:他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师: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因为他们的脸都涨得通红。

  师:观察得挺仔细的,你说。

  生:他们都非常用力。有些同学他们都眦起了牙,头上都冒出了汗。

  师:汗都出来了,那是紧张的,又挺热的,还要从他们姿势上、动作上来分析,汗不能说明问题,我出淌汗了,那是紧张的汗,你说。

  生:他们拉得都快跌倒下来了。

  师:看起来那汗是真的。

  生:他们都快趴到地上去了。

  师:对啊,你们看到了吗?要不是郑老师扶他们一把,他们就真的跌地板上去了,你说。

  生:我觉得他们把八辈子的劲都使出来了。

  师:是呀,那劲儿都使光了。

  生:他们几个“好手”脚都绷得紧紧的。

  师:对啊,姿势观察得很清楚,你说。

  生:连郑老师拔刀相助,也没能把它拉开。

  师:郑老师拔刀相助,结果也很遗憾。

  生:他们个个都牙齿咬得很紧很紧,使出全身的力气还是拔不出来。

  师:他们说得对吗?

  生:对。

  师:你们是这体验吗?同学们,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我很紧张,我害怕那个是永远拔不出来的。

  师:你怕他们拨不开。想他们拨开,很急。

  生:我认为他们能把球的拨炸掉。

  师:拨炸掉嗯,你想象力还很丰富的,等会儿咱们把其中的原理说清楚,你就知道炸不了,来,你说。

  生:我很奇怪,因为刚才郑老师给我实验的时候,我轻轻一掰就掰开,可是空气抽走产后,却为什么怎样也拉不开了。

  师:嗯,我个问题越打越大了?有这感觉吗?

  生:有。

  师:算了,你们下去吧。就这么下去了,这么样就想下去了。

  生:再来一次。

  师:我觉得倒是应该再来几人,你喊,哪个大力士,你来喊。

  注意,别忙同学们,仔细看清楚,这么多人,刚才你看到了他们这几位同学的表现,现在啊,你要注意体会一下,场上的同学们,大家你们是怎样的感受,场上大家的气氛是怎么的,然后叱,大家在场也包括几个队员,几个参与实验者,知不知道。好来,悠着点啊。同学们你们喊“预备,开始。”一二加油。

  学生再拉。

  师:好了,你别使劲了,同学们挺遗憾的是吧?不遗憾,再来这么多也拨不开。上位吗,同学们,刚才的那个场景真是很难忘,你能不能把你觉得最难忘的一个场景给选出来,告诉郑老师是哪一个过程?

  生:是我上台拨的时候,然后呢,有好多人来拨都不开,有一人都拨倒掉了。

  生:我一开始想人可能太少了,拨不开来。可是后来又来了那么多人,还是拨不开来。

  师:就是后来又上那么多人的时候,你觉得那个环节挺精彩的。你说。

  生:我学得他们拨的进修很精彩。因为他们拨的时候有四个人跌倒了。

  师:都跌倒了。嗯,那个环节挺精彩的,你说。

  生:我觉得是郑老师抽气的时候最精彩。

  生:我觉得他们拔的时候很精彩,因为他们拔的时候有四个人跌倒了。

  师:嗯,都跌倒了,那个环节挺精彩的。你说。

  生:我觉得是郑老师抽气的时候最精彩。

  师:嗯,那个时候挺精彩的。

  生:我觉得是同学们在拉的过程中最精彩,因为我听见下面同学的喊声越来越大。

  师:下面同学的喊声越来越大。场上的气氛他关注到了,真是一个有心人。

  生:我看到一开始只有我和马竟成两个人在拔,后来变成四个,然后四个又变成十六个,就是越来越多,还是拔不开来。

  师:好的,为什么。你还要再补充。

  生:他们都快跌倒在地,而且他们脸都红了,牙好像都要掉了。

  师:哦,牙咬得紧紧的,脸都憋红了。同学们,这个过程当中有表情,有动作,有我们大家的心理,同学们,老师的语言,还有大家参与活动时场上的气氛,都挺不错的,是吧。把它选择一个片段,最精彩的一个片段,把它写下来。你可以写一小段话,也可以写两三句话。实在不行写一两个词语也行啊。好吧,现在来打开你的练习本,咱们试着写点。

  生练笔。师巡视。

  师:好的,没写完的同学,咱们先放一放,我们听几位同学的作文看看,他的这个精彩片段究竟写得精彩不精彩?

  生:只见十多位彪形大汉分别往两边使出吃奶的劲,也对那个马德堡半球无能为力,这时郑老师拔刀相助,可马德堡半球却仍然无情地吸附在一起。忽然,只听哗的一声,右边的四个同学全部齐刷刷地倒在地上。

  师:写得真好,是吧。那个无情两个字就说明你有情。说明你这时候心里边特着急,是吧。真好,你的心理写得真好。你写得是……,读。

  生: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拔不出来那,是人少了吧,老师好像看穿了我,便又请了十二位身强力壮的大个儿上来。前腿绷,后腿弓,一二三,顿时大家一起使出吃奶的力气向外拔,他们个个涨红了脸,拉得头上冒汗,四肢发抖,好像快要倒下去似的。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师:说得多好呀。还有哪一位同学写得是抽气的过程,好,你写了。

  生:郑老师屏住呼吸,牙齿紧咬嘴唇,用力地拉,同学们在下面一二加油的喊着。喊道三十下时,我的心里十分紧张,我想:这两个半球会不会拉开来呢,郑老师抽完气,会不会连在一起呢?拉到三十七下时,郑老师满脸通红,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四十下了,我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两个马德堡半球,心里好像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似的。

  师:这时候你特紧张,是吧。你写得真的很好。我都想啊,我们同学的这个作文,精彩的地方写得怎么就这么精彩呢。写得真好。好,所以我就想啊,现在你们就特别关心一个问题,这个马德堡半球郑老师什么时候把它打开。结论还没有,那么你告诉我,这两个半球在做实验以前和之后,它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怎么的变化?

  生:做实验之前它的两个球里边有空气,但是做实验之后,它里边的空气都抽走了。

  师:慢慢说,做实验之前。球里有空气,球外有没有?

  生:球外也有空气。

  师:哦,球外也有空气。现在我们在做实验第一步的时候使它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生:把球内的气给抽掉了。

  师:球外依然有空气,说明谁在作怪?说。

  生:是空气在作怪。

  师:对了,是空气使我们难以把它拉开,同学们,原来里边也有空气的时候,里边也有向外的力量,外面也有向里的力量,他们对当。所以咱们轻轻地就拉开了。现在里边没有空气,只有外边有空气,外面有向里的力量,里面没有向外的力量。这个力量就叫做大气压力。(师板书)这就是我们这个实验的结论,是谁使我们难以拉开呢?同学们一起说,“大气压力”,怎么样使它打开?你说。

  生:往里边再打一些气。

  师:我用不着,旋纽一旋。听到什么声音?

  生:我听到了“噗哧”一身。气全部被放光了。

  师:是放光了,还是……对了,进去了。现在我请一个个小一点的女同学试一试。怎么样?很轻松。好的,同学们,这就是咱们今天实验的全部过程。同学们把目的交代清楚,结论告诉大家,中间的过程按照步骤去写,特别选择一个步骤把它具体。这就是一篇很好的记写实验的作文了。有兴趣写好吗?课后,你可以在你们老师的带领下花点时间去修改修改。把我们已经写好的段落放进去,就是一篇挺好的作文了。等会郑老师啊,抽空再去看看你们的作文,好不好?

  生:好。

  师:好,下课。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一次小实验】相关文章: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反思09-08

05-18

实验室安全制度03-23

电工实习实验报告03-25

小“动作”05-29

实验员工作总结02-17

网络实验心得体会03-21

11-09

11-26